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消失”还是“进化”?ATM机正在加速锐减,去年仅剩80万台

新浪财经 2025-05-27 19:06 2.4w阅读

曾被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誉为“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发明”的ATM机,正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下加速淘汰。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ATM机具数量为80.27万台,而在2018年末,ATM机具曾触及111.08万台的峰值,锐减数量超过30万台。与此同时,每万人拥有ATM机具也从2018年末的7.99台锐减至去年末的5.7台,同比下降近3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家银行开启ATM业务调整模式,无卡存取款业务逐步退出银行业务版图。比如,今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将于4月9日起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客户需持银行卡通过ATM或线下网点办理存款。

ATM机正在加速锐减,

去年末仅剩80万台

央行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ATM机具80.27万台,较上年末减少4.28万台;与此同时,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7台,同比下降4.83%。

而在2018年末,我国ATM机具曾触及111.08万台的峰值,彼时,数量较2017年末增加15万台;每万人拥有ATM机具较2017年末增长15%。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第一季度起,央行ATM数量统计口径调整,不仅统计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布放的在用自助存款机、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自助缴费终端等传统自助设备,新增统计了自助服务终端、可视柜台(VTM)、智能柜台等新型终端设备。

整体来看,自2018年末至2024年末,我国ATM机具分别为111.08万台、109.77万台、101.39万台、94.78万台、89.59万台、84.55万台、80.27万台,六年间锐减数量高达30.8万台。

与此同时,每万人拥有ATM机具也从2018年末的7.99台锐减至去年末的5.7台,同比下降近30%。

与之相对,电子支付的版图越来越大。具体来看,2024年,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016.68亿笔,金额3426.99万亿元。对比而言,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751.92亿笔,金额2539.7万亿元。经计算可知,自2018年至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72.19%,金额则同比增长34.94%。

另外,2024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达5763.29亿笔,金额5443.29万亿元,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超50家银行关闭无卡存取,

ATM存取款服务持续收紧

近年来,多家银行正在对其ATM业务进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逐步退出银行业务版图。

比如,今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将于4月9日起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客户需持银行卡通过ATM或线下网点办理存款。后续可持招商银行银行卡,通过该行ATM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除了上述银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已有超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描取款等业务,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

去年,工商银行率先对其ATM业务进行调整,该行表示,自去年4月17日起暂停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客户需通过ATM扫码或插卡操作。

交通银行随后发布公告称,于去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去年6月4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去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现金存取款机、CRS、ATM、QTM)也将不再支持本功能。之后客户仍可通过该行现金机具办理有卡取现、扫码取现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现业务。

谈及调整此类业务的原因,彼时,多家银行表示是基于优化金融服务、风险管理以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考量。

一直以来,无卡存取款业务面临合规及技术安全等方面考验,随着反洗钱、反电诈等要求的不断升级,银行对客户每笔交易的来源、身份的核查更加严格,而无卡存取款因缺少实体卡介质,将更加难以满足监管要求。

有公司主动收缩传统金融设备业务规模,

ATM机亟待转型

事实上,行业的阵痛也同样折射在产业链上。

以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银股份”)为例,该公司是面向金融行业提供自助银行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能和销售规模在国产ATM制造厂商中位居前列,同时也是国内ATM合作运营模式的开拓者,2007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并公开发行股票。

该公司在2024年报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现金使用频率减少与移动支付普及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传统金融设备行业的需求缩减明显,金融机具行业的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公司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前瞻判断,主动收缩传统金融设备业务规模。

2024年,御银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6687.47万元,同比下降4.55%;实现归母净利润1090.69万元,同比下降29.40%。

从营业收入构成看,分产品来看,该公司去年ATM合作运营18.74万元,同比减少55.37%;ATM技术、金融服务698.65亿元,同比减少19.4%。

不过,ATM机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偏远地区、老年社区、外国人来华支付等相关场景下,它仍然不可或缺。

比如,苏州银行在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及,2024年4月,苏州银行上线ATM机外卡取现服务,为外籍人员提供了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外籍客户可使用银联、Visa及万事达组织发行的境外银行卡,在苏州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和存取款一体机设备上直接取现人民币。截至2024年末,累计交易笔数达597笔,取现金额总计人民币146.79万元。

此外,浙商银行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表示,该行全行网点已配备适老版智能柜员机和ATM机,优化大字版操作,简化界面。

在移动支付浪潮背景下,ATM机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将从传统的现金存取设备进化为综合金融服务终端。

在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ATM机应从单纯的取现工具向着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变,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生活服务,来适应市场的需求。银行也会增加ATM机在机场、老年社区等现金需求旺盛区域的布放,提高其使用效率,不再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保障安全和便利性。

与此同时,ATM机厂商也在谋求转型。比如,御银股份在年报中指出,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自身定位的综合研判,公司实施业务结构调整,对金融机具相关业务采取战略收缩决策,集中优势资源深耕产业园运营,形成空间服务产品化与产业赋能增值链。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