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DeepSeek概念回调,后续怎么看?六百亿杠杆资金入场,软件50ETF(159590)连续6日吸金,信创50ETF(560850)收盘溢价率达0.56%

有连云 2025-02-11 19:30 6634阅读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DeepSeek概念股冲高回落表现分化。据机构测算DeepSeek含量排名,中证信创指数位列第一,权重高达48.1%!

image

来源:华创证券

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的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信创50ETF(560850)6连涨后首次回调,全天成交额近6000万元,换手率31.51%,收盘溢价率0.56%,高居同类第一!资金面上,昨日获净流入1572万元,近60日更是“吸金”超1亿元!成分股中,拓维信息涨停,东方国信涨超6%,浪潮信息涨超3%。下跌方面,中科曙光跌超2%,海关信息跌超1%,赢时胜微跌。

image

有“A股旗手”之称的软件50ETF(159590)暴涨7日后首次回调,全天成交额超1亿元,换手率41.73%,收盘溢价率0.18%,换手率和溢价率均高居同类第一!成分股彩讯股份涨超14%,恒生电子用友网络涨超1%。下跌方面,三六零跌超6%,拓尔思跌超5%,润和软件跌超3%,科大讯飞跌超2%,同花顺微跌。

image

近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显著增长。2月10日,两市融资余额较上一个交易日增长190.57亿元,两市融资融券总余额18360.06亿。在2月5日至2月10日期间,沪市深市两融余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数额分别是197.97、146.06、108.76和190.57亿元,合计增加643.36亿元。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杠杆资金布局意愿强烈。

自DeepSeek行情以来,资金持续青睐软件板块!软件50ETF(159590)已连续第6日获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1亿元,基金规模较1月末增加1.26亿元,年初至今份额增长率90.44%,位居同指数首位!

image

消息面上,DeepSeek朋友圈持续“扩容”!据统计,当前已有超15家芯片厂商适配DeepSeek模型,相关智算一体机也逐步落地。此外,多家手机、汽车企业也陆续宣布接入该模型。

国金证券表示,DeepSeek训练成本远低于OpenAI,DeepSeek的突破标志着国产大模型技术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其低成本特性有望带来更快的商业化落地,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微调和推理需求,逐步激活全球AI应用及算力发展。

此外,国金证券还表示,DeepSeek正推动“算力平权”,有望加速端侧AI和Agent应用落地。同时落地应用也带来网络安全及信创建设需求,相关板块将迎来投资布局机会。端侧AI方面,DeepSeek推动端侧推理成本压缩,AI眼镜、AI耳机、AI学习机、AI玩具有望四面开花。AI大模型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除了软件核心组件自主可控以外,硬件产业链的国产替代需求旺盛。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预期信创推进政策及配套财政支持政策快速落地,预计上半年信创产业链相关公司的订单回暖将会出现重要信号。(来源:国金证券20250207《DeepSeek推动“算力平权”,关注端侧AI和Agent投资机会》)

一键布局信创产业链核心,认准信创50ETF(560850)!资料显示,信创50ETF紧密跟踪中证信创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自主可控主题,具体投资领域为计算机产业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外部设备等。据华创证券最新数据,中证信创指数的DeepSeek含量高达48.1%,为全市场行业主题第一!

硬件为基,软件为核。软件50ETF(159590)紧跟中证全指软件指数,一键布局AI软件全产业链。指数精选50只成分股,对于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覆盖全面:约67%权重为应用软件,15%以上为AI相关领域,信息安全占10%,其余约7%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软件。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软件50ETF、信创5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