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多家上市公司为员工提供购房免息借款

乐居财经 2025-11-04 20:48 1.1w阅读

Ai快讯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上市公司采取行动帮助员工“安家”。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用自有资金为员工提供购房免息借款,缓解首套购房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10月30日,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完善员工福利体系,缓解购房经济压力,提供免息购房借款政策,总额度不超1000万元,依据员工职级、年限、薪酬综合评定额度,每人最高不超30万元。

10月29日,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拟用不超2000万元自有资金,为首次购房员工提供支持。每位员工单笔借款不超50万元,且不超房款总额30%。

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入不超5000万元,为员工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购买首套自住房提供借款。员工连续服务满1年(含)以上可申请,最高借款额度100万元,以税前年度基本工资对应档级,符合条件员工完成承诺服务期后免息。

部分制造业公司购房借款资金池规模更大,大部分企业资金额度在1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借款对象不涉及董监高及控股股东等关联方。部分公司通过设定借款上限、服务年限、绩效条件等保障制度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企业层面的购房举措起到一定政策补位作用,可帮助年轻员工跨过首付门槛。企业在住房福利领域的探索不限于“借钱买房”。今年以来,小米、京东等大型企业通过自建公寓、提供租赁住房等改善员工居住条件。

京东在北京投入70亿元,打造近5000套可拎包入住、配套齐全的公寓。小米在北京、南京推出月租1999元员工公寓,应届生优先。

各地政府也在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建设。深圳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期间参与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截至10月下旬,累计开工119个项目,建设筹集约32万套(间)、供应15.5万套(间),约占全市同期总量1/3。

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企业推出免息购房贷款或人才公寓,形成多层次住房支持体系,帮助年轻员工解决住房压力,有助于地方吸引和留住人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