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近三成,创新赋能

乐居财经 2025-10-21 07:30 9672阅读

Ai快讯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8%、16.3%。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成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近期,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订单增长、技术突破、业绩向好。不过,行业人士也指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各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存在差异,想要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重载工业机器人领域仍需突破。

今年以来,我国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创新势能不断转化为经济动能。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8%、16.3%、8.6%;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98.0%。

工业机器人产量的高速增长,体现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持续释放。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至少22家企业成立业务涉及工业机器人的全资子公司或合资子公司,新成立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数量超24家。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正积极通过技术合作与场景拓展构建竞争优势,推动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

埃夫特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20%。其中,电子制造应用的机器人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0%、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应用的机器人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40%。该公司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重大突破,多款机器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获得批量订单,大负载焊装机器人还首次在白车身焊装产线上成功应用了铝点焊工艺、辊边工艺。目前,埃夫特已与比亚迪、长安等十多家知名汽车品牌深入合作。

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出货量一季度同比增加25.7%,二季度同比增加52.4%。2025年上半年,公司相继发布高速版SCARA、洁净版SCARA机器人,在3C电子等通用工业领域取得增长。在半导体机器人领域,经过三年持续投入,公司成功打造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产品矩阵,产品覆盖多道半导体工艺制程并已批量应用于前道晶圆厂。上半年,该领域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还获得国内头部半导体工艺设备商批量订单。

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产业链上企业业绩也大幅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走俏国际市场。

埃斯顿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在全球设立75个服务网点,海外业务收入达7.49亿元。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抓住国内头部客户出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产业链上,震裕科技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 - 4.2亿元,同比增长132% - 143.6%;奥比中光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03.50%,受益于产业链完善与应用场景拓展,各类型机器人等业务领域均实现较快增长。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步入深水区,各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存在差异。《2025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白皮书》显示,按机械结构和功能分类,工业机器人包括六轴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四类。其中,协作机器人成为未来数年内增长最为确定的分支。国泰海通证券指出,2023年起一批国产品牌加快协作机器人升级,推出可用于复杂工业工艺的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突破技术瓶颈,目前工艺型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已超越搬运型协作机器人,下游应用场景扩展为其持续增长带来动力。

在六轴机器人方面,国产轻载机器人已实现全球布局并形成较强竞争优势,但国产高价值大负载机器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虽然许多初创机器人企业多聚焦于毛利率高、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协作机器人领域,但想要推动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必须实现重载工业机器人的突破。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