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2025-09-13 07:00 9.9w阅读
Ai快讯 曾几何时,工厂车间整齐的流水线和轰鸣的机械声,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如今,长沙三一18号灯塔工厂展现“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魅力,青岛啤酒博物馆让游客在百年发酵池前品尝原浆啤酒,这些昔日生产重地华丽转身,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景区”。
蓬勃发展的工业旅游正重塑传统工业边界。山西老陈醋集团醋文化旅游园将多种体验产品融合,累计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精心设计旅游动线,游客转化率飙升40%,营销成本锐减65%。
近年来,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推动工业旅游向体系化发展,全国涌现122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232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但行业发展也存在问题,部分工业遗产改造停留在初级阶段,内涵挖掘不足;一些科技园区参观流于表面,核心工艺展示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口大。
为突破瓶颈、释放潜能,需走好工业与文旅、科技深度融合之路,推动工业旅游从“有”到“优”:
一是规划领航,绘就融合路线图。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工业项目规划时前瞻性植入旅游功能,引导企业科学配置参观动线等,实现“生产即风景”。将工业旅游节点嵌入全域旅游布局,构建复合型工业旅游价值链条。
二是立足特色,培育多元主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核心工业资源开发特色项目,推动“厂区”变“景区”。支持工业园区立足产业特色,深挖工业文化内涵,打造标杆项目。
三是场景革命,打造沉浸式新体验。对现有特色区域和闲置厂房,运用数字化等技术注入创意互动元素,打造旅游产品。建设工业文化体验中心,探索工业元宇宙项目,满足Z世代消费需求。
四是机制创新,畅通发展快车道。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成效显著项目重点支持。给予优质项目用地、能源等优惠,降低成本。引导专业旅游运营商参与,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监管与执法协调机制,构建数智化服务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AI撰文,仅供参考)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