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乐居财经智能撰稿机器人根据公司大数据,自动撰写的实时资讯。

猫三联疫苗低价混战,兽药企业何突围

乐居财经 2025-08-23 23:53 3884阅读

Ai快讯 8月20日至24日,第二十七届亚洲宠物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亚宠展规模约31万平方米,有海内外参展企业2600多家,预计吸引超51万专业观众和宠物爱好者参观。亚宠展的热度反映出近年来国内动物保健行业的高速发展,但该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动保企业正摸索新的发展路径。


产品同质化致低价内卷

中国动保产业已发展为体量接近700亿元的市场。2019 - 2023年,国内兽药企业销售额从503.95亿元增至696.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不过,近年来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毛利率持续下行,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困境的根源在于产品高度同质化与价格战。以猫三联疫苗为例,全球最大动保公司硕腾旗下的“妙三多”曾长期是中国唯一正式获批的猫三联疫苗产品。2023年,国产猫三联疫苗密集通过应急评审进入市场,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厂商入局,在研或已上市的产品多达十余款。

在电商平台,国产猫三联疫苗价格多在50 - 80元/支,甚至有产品杀到10元档。进口品牌“妙三多”也受影响,2023年国产竞品获批前,其价格为140 - 180元/支,如今在促销活动中,三针套餐报价已跌至150元左右,单支约50元。

海正药业控股的海正动保宠物事业部总经理王俊指出,动保行业所谓的“蓝海”机会稀少,从研发到市场竞争几乎都是“红海”。他认为,国产兽药品种同质化不是最大问题,企业的打法与定位才值得担忧,很多企业定位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引发的价格战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兽药市场规模。

王俊表示,海正动保也承受着价格下行压力,其优势在于依托母公司的原料药实力,可通过工艺优化、管理提升等方式降低成本。最终,市场格局将在企业竞争中重塑。


动保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在激烈竞争下,头部企业优势凸显,弱者出清、强者做大成为行业逻辑。更深层次的挑战是,动保产业与养殖产业的景气度联系逐渐减弱。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动保行业作为养殖产业链上游,其景气度通常与下游生猪养殖行业相关。但近两年规律失效,2024年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盈利大幅改善,而多数上市动保企业业绩不增反降,部分公司持续亏损。

海正动保总经理冀伟介绍,当前动保行业中的经济动物药市场尤为艰难,大型养殖集团自建或收购兽药厂,形成内部闭环生产,减少了对外采普药的需求。

为应对挑战,海正动保将战略重心转向毛利率更高的宠物药。公司布局宠物业务、猪健康业务、反刍业务、疫苗业务四大领域,2025年宠物药销售占比预计超50%。在宠物药产品线方面,公司将向创新药和非药领域拓展,创新药成为发展重点,同时围绕宠物健康需求拓展保健品与功能护理产品。


创新药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过去十年,国内获批的一类宠物新药数量极少,市场以仿制药为主。但近两年情况改观,2024年以来一类新兽药证书数量明显增加,2025年1 - 3月已有3个新兽药证书获批。

2024年,由格格巫生物和礼蓝动保研制申报的礼舒替尼获得一类新兽药证书,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宠物创新药研发上取得进展。前沿技术方面,今年7月25日,瑞普生物、生物股份分别公告收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RNA疫苗、猫传染性腹膜炎mRNA疫苗临床试验批件,此前“狂犬病mRNA疫苗(CTN - 1株)”也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动保mRNA疫苗进入临床井喷期。

冀伟认为,新技术应用应注重解决治疗痛点,若新产品价格昂贵或无明显优势,即使技术前沿也难称真正创新。创新意味着成本与风险,国内宠物药市场规模有限,海正动保的创新布局将优先围绕驱虫、皮肤病和疫苗等大类市场,积累基础后再进入高端细分领域。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