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
2.87W人关注
连线全球资本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7 15:40 5876阅读
中金发布研报称,被动外资流入激增,创去年10月初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入。A股流入13.2亿美元(vs. 上周流入1.0亿美元);港股和ADR流入18.5亿美元(vs. 上周流入4.8亿美元),以专注中国与新兴市场的基金流入为主。
配置比例上,截至6月底,全球各类主要类型主动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低于基准约1.3ppt,低配程度较5月底的1.1ppt 继续扩大,其中被动资金配置比例升至7.4%,但主动资金配置比例持平于上月的 6.1%。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外资方面,EPFR口径下(截至周三):
主动外资继续流出,流出A股2.0亿美元(vs. 上周流出2.2亿美元);流出港股和ADR 3.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3.3亿美元);专注中国市场基金流出最多,全球新兴市场基金继续流出。
被动外资流入激增,创去年10月初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入。A股流入13.2亿美元(vs. 上周流入1.0亿美元);港股和ADR流入18.5亿美元(vs. 上周流入4.8亿美元),以专注中国与新兴市场的基金流入为主。
南向方面,本周南向资金流入323.5亿港元(vs. 上周流入214.6亿港元),日均流入64.7亿港元(vs. 上周日均流入42.9亿港元),已累计流入8,200.3亿港元。个股层面,上周增持最多为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与快手等,但流出中国移动、小米等。
港币维持在接近弱方保证,隔夜Hibor小幅回升,1月期Hibor维持低位。
配置比例上,截至6月底,全球各类主要类型主动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低于基准约1.3ppt,低配程度较5月底的1.1ppt 继续扩大,其中被动资金配置比例升至7.4%,但主动资金配置比例持平于上月的 6.1%。
近期市场向上突破,朝着给出的乐观情形演进(恒指26,000)。从去年底以来的几轮反弹经验看,每一次的政策和产业因素并非完全没效果,但市场一开始总会“想得更多”,进而导致透支:924对政策的憧憬如此;1-3月AI行情时的“东升西降”叙事如此;4月后的新消费、创新药和当前的周期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但好处在于:一流动性充裕、二底部有支撑。这两个因素和市场总会透支的特征叠加在一起,促使依然认为:在亢奋的时候追,不如在低迷的时候买和提前埋伏来得更好,亢奋的板块在高位锁定部分利益,也可避免回撤,3月AI行情即是如此。
建议也基本兑现:1)分红侧可以适度从短期透支的银行部分切到保险;2)成长侧可以从透支的新消费切到AI应用(游戏互联网、短视频、软件等)、机器人与零部件,创新药短期也有些透支但长期逻辑依然成立,所谓“新哑铃”,核心原则是在合理的位置买长期正确的板块;3)周期的重心在需求而非供给。
来源:智通财经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