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农信系统改革新进展!河南农商银行获批筹建 多地打响2025改革“发令枪”

新浪财经 2025-02-08 19:10 2819阅读

继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后,河南也取得了农信系统改革的新进展。

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关于筹建河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商银行”)的批复,由25家法人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河南农商银行。

事实上,河南农信系统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采取了从省联社到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再到省级农商银行的“分步走”路径。据统计,在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中,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等地选择联合银行模式,辽宁、海南等地则选择组建省级农商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多个省份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农信社改革计划,预计2025年将有六家省级农商银行或农商联合银行完成筹建工作,涉及江苏、江西、河南、贵州、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河南农商银行获批筹建

  由25家法人机构新设合并组建

批复显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筹建河南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另外,筹建期间接受河南金融监管局的监督指导。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河南金融监管局提出开业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农信系统改革路径呈现出了“分步走”的特点。

2022年,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方案获原银保监会批复,将通过组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自上而下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推进系统重塑,提升全省农信社体系健康度,充分发挥其地方金融“压舱石”的作用。

2023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同意筹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组建主要通过省政府注资、引入合格社会资本等方式进行,在股权上为“省参市、市参县”,将原来“自下而上入股”改为“自上而下逐级参股控股”,县域法人地位仍保持不变,省辖市城区机构实施整合,同时,构建现代化银行体制机制和治理结构。

2023年10月9日,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1月7日,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向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颁发《金融许可证》。

但是,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揭牌不足一年,河南农信系统改革再次做出调整。

2024年7月2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推进河南农商银行组建,统筹推动中小银行机构清收不良资产、清理问题股东、多源补充资本。加快实施省、市、县三级化债方案,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综合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随后,2024年7月28日,河南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发布公告称,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郑州农村商业银行等25家法人机构已分别完成内部公司治理程序,审议通过了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河南农商银行的相关事项并形成决议。

在组建过程中,25家法人机构的原股金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进行处置,所有债权和债务将由组建后的河南农商银行承接。同时,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至河南农商银行开业期间的经营损益,也将由成立后的河南农商银行全体股东享有和承担。

  农信改革模式多样

  “一省一策”原则持续推进

河南农商联合银行与河南农商银行,名称上仅两字之差,法人结构上却有着根本不同。

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是两级法人并存的联合银行模式,即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是独立法人,下辖各家银行也是独立法人,有助于保持中小银行的业务稳定,本身改革成本比较低;河南农商银行则是统一法人模式,下辖的农商银行、农信社被吸收合并为分支机构。这种模式股权清晰,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打造品牌形象,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

自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各地聚焦“一省一策”推进改革,主要有四种模式:成立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转型为金融服务公司、改制为金融控股公司。

新浪金融研究院整理各省已披露信息发现,在这一轮改革实践中,主要有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两种改革模式。具体来看,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等地选择联合银行模式,辽宁、海南等地则选择组建省级农商银行。

比如,2022年4月18日,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第一单”落地浙江省,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其采用了联合银行模式,股权结构为“自下而上”,成员行延续原来的持股比例。

2023年9月,辽宁农商银行正式成立,采取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将沈阳农商银行和30家农信联社合并组建辽宁农商银行,第二步将其余农信系统内的银行吸收合并至省级农商银行中。

2024年5月,由原海南省农信联社及19家市县行社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海南农商银行正式揭牌,实现全省统一法人模式。

新浪金融研究院据各省已披露信息制图新浪金融研究院据各省已披露信息制图

据了解,促使河南农信系统改革“分步走”的原因或是河南中小法人数量众多,资产规模庞大。据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微信公众号,河南农商银行系统是河南省资产规模最大、网点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省级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24年12月末,河南农商银行系统共有135家市县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在岗员工4.48万人,营业网点4263个,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乡(镇);资产总额2.58万亿元,存款余额2.16万亿元,贷款余额1.3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与最新改革同步的是,1月17日,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发布河南农商银行系统2025年校园招聘公告,招聘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管理培训生40人,市县行社综合柜员和客户经理1811人,合计拟招聘1851人。

  2025年农信系统改革加快推进

  多地打响改革“发令枪”

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其中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指出,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一省一策”制定风险处置方案,重点地区高风险机构处置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信社和村镇银行改革稳步实施。

随着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陆续发布,农信系统改革计划逐渐明朗,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与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成为地方金融工作的重点。多省份明确提及农信社改革进展,传递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信号。

其中,江西提到,2025年,将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河南提到,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同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

新疆提到,2025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开发适应南疆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让金融的源头活水更好滋润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健全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贵州提到,将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深化央地监管协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

江苏提到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已获批筹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筹建工作需在6个月内完成,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有望在2025年挂牌。

湖南也表示,将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企业。促进央地监管协同,“一行一策”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处置非法集资重大案件,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农商银行也预计在年内完成筹建工作。2024年12月,上市公司蒙草生态发布公告称,拟以零元退股方式处置其所持有的包头农商银行全部股权。该公告还透露,内蒙古农商银行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