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进深

穿透表象,看清本质。

中航信托:土拍战里的资本影子

进深News 2021-05-21 21:57 7.8w阅读


乐居财经 曾树佳 发自南昌

两年前,在总结中航信托十年发展历程时,董事长姚江涛面露欣喜之情,直言公司:“从0到1,从小到大,从蹒跚学步到奋勇向前”。在他眼里,中航信托的前景,似乎很是乐观。

眼下,中航信托仍在快速地迈开拓展步伐,截至5月21日,其在月内的21天内新增了14家对外投资公司。

同样是在这个5月,中航信托化身“马甲”,50亿助攻中冶置业在北京首轮集中土拍中,拿下两宗地块。

从北京规土委官网信息看,朝阳区地块历经11轮报价争夺,成交价22.8亿元;大兴地块历经5轮报价,成交价62.5亿元。上述两宗地均为中冶置业和宁波雨航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体竞得。

其中,宁波雨航成立于4月22日,注册资本50亿元,由中航信托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昆吾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99.98%和0.02%。

这样看来,中航信托也就是助攻中冶置业斩获两宗宝地背后的真正“金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一直在发文警惕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

去年10月底,银保监会信托部下发通知,要求强化房地产信托穿透监管,严禁通过各类形式变相突破监管要求,严禁为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提供通道。

虽然,针对中航信托隐秘拍地行为是否后续会有监管层面问责,还存在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行业的调控环境下,中航信托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包括现金流不稳定、盈利能力下滑、项目踩雷,以及种种罚单,千头万绪。

 车建兴“隐现”股东行列

在资管新规的框架之下,信托企业加速转型,行业的竞争趋向白热化。而增资扩股,不失为一种提升资本实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方式。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去年相继有12家信托公司增资扩股,合计增资额为266.48亿元,高于此前两年。在被裹挟的增资大潮中,中航信托也时有增资的记录,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今年3月。

3月19日,中航信托的大股东中航资本发布公告称,其拟通过旗下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投资”),以自有资金20亿元向中航信托增资。

中航投资增资的20亿元中,6.34亿元投向中航信托的注册资本,其余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后,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再增至64.66亿元,中航投资对它的持股比例,则由82.73%增至84.42%。

经此一举,中航资本的控股股东地位,无疑将更为巩固。

中航资本的经营范围,包括金融、航空,以及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十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不良激增,信托业第五次整改来临,彼时中航资本将江南信托揽入麾下。

直到2009年,江南信托完成重新登记,后更名为“中航信托”。

目前,在工商记录中,中航资本对中航信托的持股比例,并未更新,仍为82.73%;而其另外的17.27%股权,由新加坡的华侨银行持有。

外资入局信托的例子并不少见,除了华侨银行入股中航信托之外,诸如东亚银行入股国通信托、蒙特利尔银行入股中粮信托、三井住友信托入股紫金信托等,都是此类。它们一般只充当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在华侨银行之外,拥有中航信托运营主导权的中航投资,则具有民企与国资的混合背景。

它由A股的中航资本持股73.56%、中国人寿持有16.7%;另外有5.57%股权,由上海国资旗下的三家公司持有;而国同新航(苏州)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国同新航”)持有其4.17%股权。

国同新航吸引着诸多民营企业的投资,红星集团的身影就隐现其中。

乐居财经查阅获悉,国同新航的第一大股东为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星家具”),而车建兴通过红星家具、常州市红星装饰城,最终持有国同新航35.15%股权,成为最终受益人。

查看过往报道,车建兴与中航信托存在着不少交集。

比如2016年底,红星美凯龙就与中航信托,联合成立了家居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20亿元,由红星美凯龙出资40%,中航信托出资60%。该基金投向了大消费升级和智能家居。

而中航信托也曾以红星相关的商业物业为底层资产,发行“中航红星爱琴海商业物业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总规模14亿元。

总体来看,中航信托汇聚了民营资本、国资、外资,构建着较为多样的股东格局。这种格局为中航信托带来了增资、业务拓展的优势,但它的在手资金情况并不稳定。

2016年至2020年,中航信托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9.29亿、2.68万、2.49万、11.23亿、23.5亿。过山车似的涨落,让人大跌眼镜。

地产“雷池”

信托公司钟爱地产,已是公开的秘密。

在中航信托千余家直接、间接对外投资公司中,“房地产”“置业”的字眼常有出现。据乐居财经统计,它2020年投向房地产信托的资产达到1163.6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6%,位列行业第三。

金科、融创、阳光城蓝光恒大红星地产等,都在中航信托的“朋友圈”之中。通过入股、股权质押等形式,它不断为地产项目输血。

即使进入转型、控风险的阶段,中航信托也仍对地产保持着较大的热度。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航信托不仅与五矿证券,联合中标了长沙宁乡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还入股了融创在贵州南明区成立的新公司,并联合俊发集团,注资成立云南航俊商贸。

除此之外,它还有些地产资产,隐藏在冰山之下。

今年4月底,凯德宣布以36.6亿元的价格,从中航信托以及其他第三方的手中,买下了上海数码中心园区。至此,许多市场人士方才知道,原来中航信托过去还握有体量巨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这个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园区位于上海闵行区,涵盖了四个建筑,总楼面面积达75000平方米,有多达55兆瓦的电能。

为了拓展地产投资的广度,去年10月,中航信托还在南昌总部大楼,举办了城市更新业务部揭牌仪式。同时,它还分别与佳兆业、前海润禾两家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此之前,中航信托已在城更领域,做了不少尝试。比如,它曾与珠海华发集团合资设立了丰铧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一家名为“深圳市天润城市更新发展有限公司”的标的。

地产投资业务的扩大铺排,也难免会有部分产品,出现爆雷的情况。

2019年11月,曾经的安徽“第一大房企”国购集团旗下的国购投资,宣布申请破产重整,其负债总额达126亿元。它的轰然倒塌,牵涉到了中航信托的一系列信托产品。

此前,中航信托为国购投资及其子公司,至少发行了19个信托产品。从2016年开始,中航信托所有带年份的“天信”项目,一共有171个。

这些“天信”项目中,收益率最高的是“天信(2016)8号”,达到了11.65%;收益率最低的是“天信(2018)47号”,达5%。如果只看该系列信托的收益率或期限,很难判断项目的底层质量。

中航信托的天信系列,时间跨度长、产品数量多、底层来源丰富,原本是行业系列信托的一大样本。但此后其兑付的不确定性,却为中航信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雷池”。

总之,要想获得房地产信托的高收益,就得承担高风险,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至今还热衷于地产的中航信托,往后或许还要时常面对信托爆雷的风险处境。

转型阵痛

中航信托在优化业务结构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为了开展业务转型,它提出了构建三大业务体系的方案,即私募投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这“三驾马车”。之后,其陆续推出了绿色信托、家族信托、数据信托等新产品,率先从非标向权益化转向。

目前,该公司主要开展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其中,信托业务为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另类投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固有业务主要包括贷款、金融产品投资和金融股权投资业务。

过去5年间,中航信托的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分别为2421亿、2930.4亿、3655.9亿、4688.8亿、5409.4亿。体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其主动管理信托资产的占比,也在去年进一步提升至81.16%。

不过,它的规模增速却在变小,并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2015至2017年,是中航信托的快速发展阶段。三年间,其净利润增速维持在20%左右。但进入2018年,它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增速,却都下滑至10%左右。

而2019年,当中航信托的营业总收入增速走高至21%的时候,其净利润增速却继续走低至5%。去年,它实现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仅增长2.1%。可见,中航信托的盈利增长能力正在减弱。

近几年,它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已呈现出如履薄冰的姿态。期间,陆续接到的罚单,或许也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在转型路途中,信托产品违约在所难免。而中航信托曾在产品无法兑付后,尝试了刚性兑付的解决方案,这成为它后来被处罚的原因之一。

2018年11月,江西银监局因它存在“个别固有资金投资信托计划受托人为唯一受益人、固有资金受让劣后信托收益权成为信托计划劣后受益人、优先委托人与劣后委托人投资资金比例超过2:1的结构化股票投资信托计划屡次延期且比例不断扩大”等三项违法违规行为,对其处以行政罚款。

在此后两年间,中航信托合计收到中国银监会江西监管局5张罚单,涉及的事由,包括非标资金池清理政策执行不到位、股票信托计划屡次延期、未按规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等。

而于2020 年 2 月,中航信托又收到江西银保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未按规定报送案件信息行为处以30万元罚款,及相关责任人警告的行政处罚。

乐居财经起底信托系列:

1、渤海信托“踩雷”小房企

2、“拯救”四川信托

3、华融的地产遗产

4、万向信托:冒失的地产局

5、大业信托:接力爆雷

6、五矿信托:地产业务三年飙5倍

7、中融信托:“植”已无木

8、被平安信托“套牢”的七年

9、中建投信托:踩遍地产“网红雷”
10、紫金信托:“德隆系”弃子
11、光大信托:被地产催肥
12、雪松信托兑付迷局
13、中铁信托:“新雷”加“旧雷”
14、长城信托首次报亏,地产业务暴雷与收缩

来源:进深News

作者:曾树佳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中建成了地产老大

原创 乐居财经 04-23

地产裁了47800人

原创 乐居财经 04-17

地产大佬们,月薪1万了

原创 乐居财经 04-01

坚韧的地产人

原创 乐居财经 03-04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