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李永前“动刀”中交地产

乐居财经 2019-10-25 07:21 1.0w阅读

中交地产党委书记、总裁 李永前

中交地产党委书记、总裁 李永前

乐居财经 林振兴 发自北京

一纸囊括中交地产董事蒋灿明辞任的公告,再次将中交系地产板块的整合局拉到幕前。

10月21日,中交地产(0007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蒋灿明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个人原因,蒋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近一个月来,蒋灿明并未更新微信的任何动态,空白的朋友圈也透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而他在中交房地产集团官微上的最新动态,也停留在7月19日远赴长沙项目开展调研讲课。

在中交地产内部员工眼中,“蒋灿明的离开,并不是意外,而是情理之中,他和孙国强都是中交地产改革的‘过路客’。”只不过,孙国强在知天命之年及时调转方向,选择了下海创业,加盟一家民营资产管理公司,从央企地产商掌门人转变成创始合伙人。

对比蒋灿明的朋友圈,孙国强则略显丰富,最新一条动态停在6月7日分享的《侨鑫集团与甲乙丙资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留言道,“更好的发展从合作开始” 。很显然,他在慢慢适应从甲方到乙方的身份和心态转变。

而当下,随着蒋灿明的一纸辞呈,也意味着“孙国强时代”的正式落幕,一场由“老中交”孙国强主导的轰轰烈烈“变法”——引入职业经理人、民企混改央企,无疾而终。而中交系地产整合仍在断断续续进行,道阻且长。

“孙国强时代”终结

蒋灿明与中交的缘分恰好两年,他是孙国强引援的“强将”,拥有26年房地产从业经验,对于国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策略了如指掌。此前,他曾在深圳振业集团担任总裁,也掌管过中国首个人才安居集团。

2017年11月16日,中交房地产集团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蒋灿明从孙国强手中接过交接棒,“挂帅”中交房地产集团总经理,并任董事和临时党委委员。

而更早的时候(2016年),孙国强还找来了温州老板杨剑平,任职业经理人为贤,欲开创民企“混改”央企上市公司的先河。他在内部反复强调,“中交房地产集团要赋予中交地产更大的决策权和自主权。”

43天后,蒋灿明出任中交地产董事长。至此,杨剑平和蒋灿明二人在孙国强的充分授权下,开始掌舵,中交地产也赢来了短暂的春天,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其营收增幅近300%。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交地产营业收入31.8亿元,净利润3.03亿元。

在2018全年,中交地产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18年公司营业总收入89.48亿元,同比增长42.91%,实现利润总额15.42亿元,同比增长47.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69%。

这些数字,孙国强班底功不可没。2017至2018年也被外界认为是中交地产市场化和专业化较为成功的两年。

然而,随着地产板块重组整合的不断推进,中交地产高层人事变动在2018年仍旧频繁,像走马灯,不仅孙国强屡屡出现于调整名单之中,还包括杨剑平、耿忠强在内的数位高管。

当年5月,履职不到两年的中交地产总裁杨剑平离职,他原本希望入主这家央企上市公司,但最终却挂靴而去。在杨剑平卸任的四个月后,孙国强也对外宣布不再担任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此后,赵晖替代蒋灿明接任了中交地产董事长,蒋则专注于中交房地产集团的工作,耿忠强则被聘任为中交地产总裁,两人组成“中交地产”新一届的领导班子,试图让中交房地产集团和中交地产相互配合,壮大中交地产系的房地产板块。

2018年9月,赵、耿二人上台后,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架构改为“总部—城市”两级架构,并开始精简机构和人员。

但改革却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耿忠强在任期内的表现差强人意。中交地产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下降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93万元,同比下降82.84%。

李永前“变法”

随着中交地产“混改干将”蒋灿明的离开,“孙国强时代”画上了句号。

但不可否认的是,孙国强是中交系地产整合的风云人物,他通过引进大量职业经理人,用新鲜血液来撕开战场,对中交内部体系带来巨大的改变和冲击。

相比于内部动静更大的整合,孙国强还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资产”。在他任职期内,推动了中交收购绿城中国,使其成为中交集团地产板块业务的“核心引擎”。

今年下半年,中交和绿城的高层换岗也慢慢地浮出水面。7月10日,在总裁位置上不足十个月的耿忠强草草“离场”,而绿城前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李永前披挂上阵,履新中交地产党委书记兼总裁、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

毕业于郑州大学的李永前于2014年1月加入中交集团,拥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经验。在绿城经营班子里,他和李青岸是早年中交派驻到绿城的第一批高管,排名仅次于行政总裁张亚东。

在绿城镀金了五年,李永前深谙中国标杆房企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思路。而今,他的回归带有破旧立新的使命,自上任中交地产总裁伊始,他拉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序幕,试图找到一种更合适的入场方式,而这套地产开发模式的秘籍就是“复制绿城中国、创新中交地产”。

敢担当、敢做事、讲效率、求务实、干事历练、爱憎分明……是内部员工给45岁李永前贴上的标签。作为中交地产“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对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进行“开刀”,推翻赵、耿时期的“总部—城市”两级架构,在明年重启中交地产的“总部-区域-城市”三级架构。

更为重要的是,中交地产将开始对标绿城中国,实行轻重资产并举开发的“两条腿”走路经营模式,于明年启动“5+1”战略部署,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等五大战略区域以重资产开发为主;而联合置业则以轻资产代建开发为主,作为中交地产代建项目的排头兵。

此前,联合置业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这与中交系地产业务繁杂,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有着极大关系。不论是区域布局还是拍地拿地,联合置业都无法做到完全避免与中交地产的同业竞争。

绿城人士向乐居财经透露,李永前专门委派了一批联合置业高管远赴杭州,向绿城建设取经代建经验。年底之前,联合置业会对标“绿城建设管理集团”改组更名,将名字改为“中交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专业负责全国代建开发项目,例如政府保障房、安居房、医院、学校以及市场房地产开发的各类项目等,收取代建委托管理服务费。

当然,中交地产在代建领域也具备自身优势,其一,它背靠央企巨头中交集团,拥有绿城不具备的央企品牌;其二,资源整合方面,中交集团旗下有上百家单位,内部系统单位可以协同推进代建项目;其三,全面主动出击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获取代建项目。

虽然李永前在国企任职,但由于在绿城的五年磨练,使其管理思维变得更加开明,甚至可以与之前“民企改革先锋派”杨剑平相媲美。

在人员使用方面,中交地产也更加趋向于绿城的市场化经营模式,李永前崇尚“能者上、庸者下”,大胆提拔有能力、有专业、敢担当的员工。此外,他会主动找高管团队沟通企业发展经营模式,寻求中交地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寻改革方法。

铁打的中交地产,流水的兵,但规模却一直是中交集团喉里的一根刺。此前,赵、耿领导下的中交地产内部有一个“553计划”,“2019年完成200亿元销售额,三年内做到500亿元,五年做到1000亿元。”

作为新晋总裁的李永前,其改革力度更为激进,flag更凶猛,他试图将中交地产引入到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房地产排名榜上与绿城并驾齐驱,进入千亿房企阵营,“2019年冲刺350亿,2020年冲刺500亿,2023年远在千亿之上。”

规模提速的同时,李永前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继半年报业绩营收、净利双降后,中交地产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仍不见好转,净利同比预降近70%。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交地产前三季度销售额仅超过170亿,距离李永前年底的350亿元目标,相差甚远。

为了在剩下三个月内冲刺全年50%的目标,李永前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季度工作经营会上强调,将所有城市公司总经理都纳入市场化考核范围,明确奖惩激励措施。此外,中交地产也更改了计算口径,采取全口径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做大做强中交房地产板块,中交集团有一个终极想法,压缩管理层级和组织架构,未来有可能合并中交房地产集团和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两套管理架构带来了人员臃肿、效率低下和意见无法统一等诟病,大大削弱了中交地产发展。整合以后,在组织架构、战略决策、业务发展上可以更高效统一,推进中交地产板块的发展,此外,中交地产直接将隶属中交集团,由房地产三级单位变二级单位。当然,架构调整涉及到众多层面,具体还要看中交集团的改革力度和推进力度。

蒋灿明的离职是一个信号,释放了中交系地产业务整合进入到全新推进的快速通道,但后续“蒋灿明式”的人事变动可能还会经常发生。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