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星河控股:泥瓦匠的百亿王国 | 起底隐贵房企②

乐居财经 2019-07-03 18:52 19.9w阅读


【编者按】它们,低调,神秘,家底殷实,它们顽强,有特色地深耕一方,不追求上市。乐居财经开启“隐贵房企”大起底系列,挖掘它们水下冰山的故事。本期关注起家于深圳的星河控股。

策划:陈海保

统筹:王敬宾 王彩霞

撰稿:吴诗如

如果提及深圳的购物中心,几乎没有人能忽略福田星河COCO PARK。这是国内首个情景式公园版购物中心,被公认为是深圳CBD板块商业的代表。其于2006年开业,如今每年盈利已超2亿元。星河也因这个商业项目在业内成功打响了名声。

星河控股董事长黄楚龙星河控股董事长黄楚龙

当年,星河控股以福田四大商业项目(福田COCO PARK、星河第三空间、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和星河发展中心)为起点,完成了对商业领域的初始布局。

而在福田COCO PARK之前,星河最早是以住宅开发切入地产界。1988年,黄楚龙创办深圳市怡和企业公司,这是星河的前身。如今,星河已经走过30载,其业务也从最初的地产开发发展至今涵盖地产、金融、商置、产业、物业五大板块,踏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潮商黄楚龙

星河控股发展的背后,其创始人黄楚龙行事低调,鲜少公开发声。

黄楚龙出生于潮汕地区的普宁,家境不好,再加上有6个兄弟姐妹,他很早就辍学外出打工。1979年,他来到深圳,靠承接泥水活谋生,最艰难的时候,他试过租不起房子睡在桥洞里。几年时间的积累,他慢慢做起了包工头的生意,通过深圳深南大道(上海宾馆至上步路)的建设工程赚到了第一桶金,于1988年创立怡和,这一年他29岁。

作为潮商一员,黄楚龙有着许多潮商的特性,比如讲 “江湖义气”,比如生意“不熟不做”。

相比“黄总”的称谓,黄楚龙更喜欢别人叫他龙哥,据其自述,每年都有好几拨老乡过来找他帮忙,能帮忙解决问题的他都会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也会资助他们。相比待人方面的豪爽,谈生意他则要谨慎得多。“行业跨度比较大的,我不会干。有人动员我在珍珠场(2002年,星河改组深圳东山珍珠岛)那边搞一个药厂,大约要投资两、三个亿,这我不干,为什么呢?那行业我不懂啊,自己不懂的东西怎么能够做好?”

此外,黄楚龙信佛,身上常年戴着佛珠,同时他爱好喝酒,而这也融入到星河的企业文化中。业界皆知,星河人的“能喝”令同行叹服。

从一名泥瓦工逆袭成百亿集团的主宰,黄楚龙用了33年的时间。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其以207亿的身价排名第82位。

在地产界闯荡30年,黄楚龙有许多经典语句在业界流传,而“星河不做500强,要做500年”,是他对这家耗费了自己无数心血的企业的期望。

与许多潮商企业一样,黄楚龙对股权的掌控度极高。天眼查数据显示,黄楚龙通过全资持有的星河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投资9家企业,并拥有606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其中,星河控股是黄楚龙直接及间接拥有100%股权的企业,星河控股的两个股东中,星河投资持有98.57%的股份,黄楚龙持有1.43%的股份。通过牢牢掌握地产、金融、产业等五大板块的控制权,黄楚龙建立起自己的星河帝国。

家族化同样是潮商企业的特点。据了解,黄楚龙家族二代已经走向台前。与长子黄德安相比,次子黄德林因早前担任星河控股董事总裁助理,经常与黄楚龙、姚惠琼出席活动而更早为外界所知。

据了解,目前黄德安任星河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星河地产集团及产业集团董事副总裁,分管地产及产业板块;黄德林任星河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星河金融控股集团及商置集团董事副总裁,分管金融和商置板块。

8年上市未果

尽管目前星河控股并没有上市,但旗下物业管理公司“智善生活”、商业管理公司“星河商置”已于2016年成功挂牌新三板,打开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

资料显示,2011年星河控股首提上市,彼时姚惠琼公开表示,公司将会在2015年前完成上市。“(上市)将会有两套方案,一是集团整体上市,二是把商业地产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其当时称上市地点等细节还没最终确定。

然而,上市计划并没有在上述时间内完成。

直至2015年底,星河智善生活在新三板悄然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其分拆上市才拉开序幕。

除了物业和商置板块外,2015年底,时任星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公司副总经理的单文透露,地产板块将以收购方式筹备上市,一旦完成,星河控股将拥有三个上市融资平台。但截至目前,星河控股并未释放有关地产板块上市进展的任何消息。

尽管没有上市,这家深圳房企对规模增长也有追求,开始向千亿目标冲刺。2018年,黄楚龙公开表示,星河控股要在2023年实现公司营业额规模达1500亿元、营业利润达到150亿元。

多元化之路

在星河的发展历程中,其历经了4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伴随着企业定位的变化。

1999年,新怡和更名为星河地产,并开发有星河雅居项目,星河产品系列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10年后,星河抢滩布局金融领域,成为阳光保险第一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为5.36%,是阳光保险第六大股东)。到2010年,星河旗下已拥有住宅、商业地产和金融三大板块。这一年,星河集团公司组建成立。

此后,在金融领域,星河集团陆续成为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福田银座村镇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并投资了国家级中小企业基金、前海母基金、红土创业基金等知名金融机构以及多家上市企业。截至目前,其资产管理总规模超400亿元。2012年,星河集团的营业额首次突破百亿。

3年前,星河集团再次更名为星河控股,旗下拥有地产、金融、产业、商置、物业五大业务集团,商置、物业板块于同年分拆挂牌新三板。

在此前两年,星河已探路产业地产。星河集团以总建面约1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逾150亿元的深圳星河WORLD为试点,推出“产权换股权”的运营模式,正式进军产业领域。截至目前,深圳星河WORLD园区内已签约企业超500家,产业聚合度达77%。据测算,星河WORLD完全建成后,将为深圳龙岗区带来100亿元的新增税收,近1000亿元的年产值。

星河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姚惠琼指出,转型产业地产,是星河的第二次重大战略变革和未来的重要业务支柱。“传统房地产是分蛋糕,而产业地产则是做大蛋糕的过程。”星河产业集团副总裁阎镜予如是表示。

据了解,星河产业拥有产融联盟新城、双创社区和特色小镇三种形态,其“产城融投”的发展模式也获得业界认可,2019年,其蝉联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TOP10。多元发展之下,2017年星河控股的营业额突破270亿元,并给2018定下400亿元的目标。

2018年,星河控股三十而立,提出要转型为“城市运营引领者”。在新的角色定位下,旗下五大板块也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5年后,星河地产集团要实现土储超5000万平,在建规模超1500万平方米,产业集团要达到产业运营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金融集团的目标是5年实现管理自有资产300亿。

此外,星河商置要达到5年后管理规模350万平方米,管理项目超60个;并大力开展长租公寓业务,未来5年运营5个大型长租公寓。物业集团则要实现5年5000万平方米以上管理规模。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