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K线
6.39W人关注
发现好物管。
乐居财经 徐酒眠 2025-11-03 19:06 9.8w阅读
业绩不达标,保利物业收回160万股激励股票。

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股权激励未达成,有点可惜了。”
10月30日,保利物业(06049.HK)一纸公告,宣布其董事会当日审议通过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方案中第三批解锁条件未成就的决议案。
据此,第三批限制性股票共1,604,732股不予解锁,占保利物业目前总股本的0.29%。涉及激励对象185人,占该等激励对象获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34%。
按照公告当日保利物业的的收盘价33.94港元/股计算,这部分未解锁股票对应总市值约为5446.46万港元。
激励股份解锁失败,保利物业将收回这份股权红包,其将通过委托代理机构,按照授予价25.71港元/股回购,资金来源为其自有资金。
四年前,2021年11月15日,保利物业宣布给员工发福利,曾让一众物业人羡慕不已:拟用不超总股本的10%进行员工股权激励。
按照保利物业当时的股价、市值计算,这个股权激励红包总市值超30亿港元。
首次股权激励,保利物业表现得谨慎,多次调整授予细节,包括承授对象、授予份额、解锁时间等。
历时5个多月,2022年4月底,保利物业的首次股权激励计划落地:
总激励股份数额553.32万股未变,但激励人员从最开始的197人下调至181人,激励对象覆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其中董事长吴兰玉获授股份从13.586万股调整至11.68万股。
保利物业将授予价定得颇为诚意,25.71港元/股仅为定价基准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50%。
股权激励,在商业领域还有另一个名为“金手铐”的称谓,它将激励对象与公司发展及股东们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对于被奖励的雇员来说,通过业绩考核,在限售期结束并成功解锁相应股份,才是真正获得收益的时候。
保利物业授予股票锁定期为自授予日起的24个月,解锁期为24个月至60个月。
锁定期内,激励对象获授的股票不享有处置权,有关股票不得转让、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
锁定期届满后,若满足所有解锁条件,激励对象将享有相关股票,其获授的相关股票将分三批解锁,第一、二、三批解锁的比例分别为33%、33%、34%。

解锁业绩考核方面,周期为2019年-2024年,核心指标包括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不低于25.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2%、13.5%、14.5%,以及各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不低于6.5,且所有指标均需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
彼时,上游房地产行业虽已现震荡,但对物业的波及尚不明显。以当时保利物业的发展势头,外界普遍认为解锁设定的门槛并不高。
保利物业的被激励对象们也的确顺利通过了前两批的考核。根据保利物业财报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有2,942,874股归属于承授人。
近两年,物业股整体表现低迷,保利物业虽也未能幸免,但被激励对象们在前两期业绩达成之后,如果把握到好价套现应该也能赚不少。


未能通过考核的2024年,保利物业实现营业收入163.42亿元,同比增长8.5%;期内录得毛利约29.84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18.23%;归母净利润约为14.74亿元,同比增长6.8%,净利率9.1%。
除了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未能达标,期内其应收款项同比增长39.42%。
行业观察者分析表示,保利物业员工们这批股权激励解锁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上游地产深度调整,其来自关联方保利集团业务、尤其是非业主增值服务的输入骤减;另一方面是保利物业内部的业务结构转型阵痛尚未完全消散,公服项目的盈利质量与回款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
2024年,保利物业来自保利发展的收入为66.87亿元,占比57.3%;第三方贡献的收入为49.87亿元,占比42.7%。虽然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正逐步提升,但关联方业务仍占据半壁江山。
收入构成方面,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贡献116.75亿元,占比71.4%,同比增长15.0%。而另外的非业主增值服务与社区增值服务却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24年前者收入下降6.4%至19.6亿元,后者收入下降3.9%至27.08亿元。
事实上,在上市物企中,也并非只有保利物业员工面临股权激励的兑现难题。
国资物企京城佳业,在2023年12月19日实施了首次授予股票增值权:向共计27名激励对象,授予了总数为342万股的股票增值权。
按照考核要求,2024-2026年,激励对象需保证归母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5%、16%、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均不低于25%;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不低于26%,且这三项还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
另外,2024-2026年公司物业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不低于7亿元、8.5亿元、10.2亿元,综合收缴率分别不低于93%、94%、94%。
首个考核周期,2024年,京城佳业实现总收入19.84亿元,同比仅增长8.4%;同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减少2.7个百分点至17.9%、2个百分点至4.3%,其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达29.8%。
期内,其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滑29.3%至2.54亿元,社区增值服务同比下滑2.3%至3.31亿元。
行业整体承压,为笼络人心、刺激业绩,目前已有不少物企通过更新或加大股权激励奖池,将高管、员工,甚至第三方合作方捆绑在同一条利益船上。
比如去年,碧桂园服务、鑫苑服务相继推出新版股权激励方案,绿城服务也实施新的购股权计划等。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