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家居K线

发现好家居。

生产基地停2保1,江山欧派进行战略收缩

乐居财经 靳文雨 2025-11-03 17:11 9.8w阅读

关停河南、重庆两大生产基地,将业务与订单转移至浙江江山生产基地。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当物流园里的木门运输货车日渐稀疏,家居经销商的订货系统持续低负荷运转,行业寒流已悄然浸透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近日,木门龙头江山欧派(603208.SH)的一纸公告,将这份寒意具象化——公司宣布对河南欧派门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江山欧派门业有限公司实施停产,所有业务与订单悉数转移至浙江江山生产基地。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战略收缩,更是整个家居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缩影。

此次停产的两家子公司,曾是江山欧派全国布局的重要落子。河南欧派成立于2017年,恰是公司上市后的扩张元年,最初通过合资模式切入中原市场,后转为全资子公司;

重庆欧派则诞生于2020年,承担着辐射西南市场的战略使命。巅峰时期,这两家子公司与浙江总部共同构成三大生产基地,支撑起江山欧派从木门到柜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但如今,这两个曾经的战略支点已成亏损包袱。2025年前三季度,河南欧派实现营收6218.40万元,净亏损达1407.58万元;

重庆欧派的经营状况更为严峻,同期营收仅4224.05万元,净亏损1352.38万元,净资产已跌至-750.99万元,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子公司的颓势直接拖累了母公司业绩,江山欧派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3.11%至12.84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4149.20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就突破5000万元。

停产决策的背后,是企业自救与行业困境的双重驱动。从公司层面看,低效产能已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两家子公司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低迷,而厂房折旧、人员薪酬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形成“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浙江江山基地拥有智能化生产线与规模效应优势,足以承接转移的订单需求,集中生产更能降低单位成本。

更深层的原因则藏在行业数据的迷雾中。2025年以来,家居行业遭遇需求与利润的双重挤压: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下游装修需求萎缩,而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同质化竞争又迫使企业下调产品价格,江山欧派毛利率因此承压。

叠加固定费用下降滞后与资产减值计提,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这种困境并非江山欧派独有,头部企业的产能收缩实则是行业洗牌的信号。

今年以来,家居行业的“减法运动”已在多个领域上演。定制家居企业中,有的关闭了业绩不佳的区域生产基地,有的注销了亏损的销售子公司;卫浴企业则通过整合供应链,淘汰低效生产线。

这些动作与江山欧派的选择逻辑高度一致:在需求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剥离亏损资产、聚焦核心产能成为企业保存实力的共性选择。

对于江山欧派而言,停产只是转型的第一步。公司管理层已明确提出向轻资产运营转型,此前已实现人员减半、费用下降等阶段性成果。但资产处置与人员安置的短期成本,以及单基地生产可能面临的物流半径扩大等问题,仍需时间消化。

从行业视角看,这场产能收缩或许是必经的“阵痛”。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成为行业升级的必然路径。

江山欧派的战略调整,既是应对当下困境的无奈之举,也可能成为引领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开端。寒冬之下,唯有精简行囊者,方能走得更远。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