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物业K线

发现好物管。

主业不振,新大正并购“续命”

乐居财经 徐酒眠 2025-10-31 19:07 9.9w阅读

业绩承压谋转型,新大正激进并购暗藏风险。

/财经 徐酒眠

招兵买马、跑马圈地,新大正002968.SZ)一心想做大做强,只是上市近6年仍不尽人意

1029日,新大正交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今年第三季度其录得营收约7.69亿元,同比减少9.66%归母净利润约为3267.00万元,同比增长29.38%扣非后净利润增幅36.36%3047.57万。

营收连续下滑,净利润却在迎来逆势增长,单看第三季度单季数据新大正“提质增效”战略似乎初现成效了。

拉上时间线,今年前三季度,新大正实现总营收约22.72亿元,同比下滑11.82%;归母净利润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2.97%;扣非净利润约9595.05万元,同比微降0.03%

全年能否止住营收增长失速利润持续倒车,仍是未知数。

2021年以来,新大正的营、利增幅一路走低。2021-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20.88亿元、25.98亿元、31.27亿元、33.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40%24.42%20.35%8.32%;对应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66亿元、1.86亿元、1.60亿元、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57%11.90%-13.83%-28.95%

没有开发商背景支撑,让新大正在物企中显得特立独行,也使其面临更多发展瓶颈。在传统物业管理赛道增量萎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物企开始向公建领域布局,新大正的传统优势空间正在被侵蚀。

第三方物企要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必须建立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新大正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其选择的路径则是收并购。

2022年底,为切入门槛较高的能源物业领域,新大正曾计划以7.88亿元现金收购云南沧恒投资有限公司80%股权。但由于项目进展未达预期,且交易双方在业绩承诺延期安排上存在重大分歧,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后,这笔收购案最终于20236月宣告终止。

今年9月,新大正又抛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嘉信立恒75.15%股权,切入综合设施管理(IFM)赛道,并募集配套资金。

在最新公告中,新大正表示将以“股份现金”各占50%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股份发行价格为8.44/股。截至预案签署日,嘉信立恒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嘉信立恒全称嘉信立恒设施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由中信资本于2020年投资成立,主要服务于BMWSK集团、哔哩哔哩等跨国公司与大型企业。

经营业绩方面,嘉信立恒2024年实现营收30.35亿元,净利润1.26亿元;20251-8月实现营收20.75亿元,净利润8484.94万元。

若能吞下嘉信立恒能给新大正带来的增量不容小觑,不仅有利于其进一步拓展业务辐射范围,显著提升在华东长三角区域、华北环渤海湾区域、华南大湾区区域和华西成渝经济带的业务比重。更重要的是,或将推动其实现从单一物业服务商向多元设施管理企业的跨越,进一步打开长尾市场空间。

但这场“豪赌”也伴随着巨大风险。IFM领域竞争激烈,且能否与新大正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有待验证

事实上,2019年上市以来,新大正始终没有摆脱对收并购的路径依赖。据统计,上市以来已完成多笔收购,商誉从零元激增至1.28亿元。

2021年,新大正9700万元收购四川民兴物业2023年,又相继收购香格里拉和翔环保、瑞丽缤南环境。这些收购虽然帮助公司快速做大了规模,但整合效果却参差不齐。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新大正的现金流状况正在恶化。财报显示,其今年以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2025年第三季度约为-1.07%。

对于这种净利润与现金流的长期背离的情况行业观察者表示,“物业行业本是现金流较好的行业,如果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或者存在大量的垫资行为。”

与此同时,新大正的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攀升,截至20256月底,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已达60.2%,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至1.8次,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降低。

物业管理行业正经历从规模驱动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新大正面临的问题中也有行业共同的挑战

在资本市场,物企的估值逻辑已经改变,单纯的增长故事不再动人。对于新大正而言,如何在规模与效益、速度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其能否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

图片

图片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豪赌机器人梦想,这家物企现金流告负

亏了300万!陈德力与大商股份“闪离”

物企总裁再就业

郭广昌麾下,来了位物业关键先生

抵债资产退货,物企与关联方变“戏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