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2025-10-27 01:32 1.2w阅读
Ai快讯 浦发银行发行的规模达500亿元的浦发转债,将于10月27日迎来最后一个转股日,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截至10月24日,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仅有0.33%,99.67%的浦发转债已转换为浦发银行股票。
浦发转债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原本有机构投资者认为浦发银行会在3年内提前赎回该转债,但因经营环境改变,最终延续至到期摘牌。今年以来,浦发银行股价一度上涨,使浦发转债提前赎回预期升温,但因银行股阶段调整,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浦发转债成功转股对浦发银行意义重大。根据募集说明书,500亿元浦发转债持有人转股后,将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浦发银行保持较高的资本质量和充足的资本水平,以应对行业环境变化与挑战。
在六年存续期中,浦发转债与纯债走势类似,凸显债券属性。未来银行类可转债若实施提前赎回,需稳健经营,获市场认可,使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行。
此番浦发转债“债转股”模式与光大转债的“白衣骑士”模式相近,且引入重要股东接力参与。光大转债由光大银行发行,规模300亿元,摘牌日前存在大额未转股,最终引入原中国华融(2024年初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完成债转股,光大银行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浦发转债成功“债转股”得益于“白衣骑士”及公司重要股东相助。10月24日,浦发银行公告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公司普通股股份,持股比例从17.88%升至18.18%。信达投资、东方资产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增持浦发转债并迅速转股。
浦发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者大规模转股,降低兑付压力,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战略投资者通过折价转股获得长期股权收益。对于银行类可转债,“白衣骑士”模式是风险化解工具,长期看,银行仍需依靠基本面改善与股价上涨实现自然转股。
浦发转债成功转股对可转债市场是重要变量。此前,浦发转债是众多机构重仓首选品种,2024年一季度获538只公募基金青睐。步入2025年,机构资金持续减持浦发转债,持仓市值从年初的168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1.15亿元。截至10月24日,500亿元浦发转债几近完全转股后,可转债市场余额降至5891亿元,跌破6000亿元。
随着浦发转债到期临近,机构资金转向其他有潜力的板块。从三季报基金持仓看,光伏、农业等板块品种成了资金增持重点,光伏行业的晶澳转债、农牧业的温氏转债和牧原转债、半导体行业的闻泰转债均跻身基金重仓前十。
光伏设备板块在中证转债指数中权重近10%,光伏类股票波动大,若上市公司大幅下修转股价格,相对银行转债更容易触发提前赎回。目前,投资者可顺应权益市场成长属性增强的趋势,配置科技成长方向的转债捕捉超额收益。
(AI撰文,仅供参考)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