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22机构备案125款网安险,迈向精准保障

乐居财经 2025-09-29 22:20 5123阅读

Ai快讯 网络安全保险(以下简称“网安险”)作为数字安全领域的补充保障工具,在政策利好下,已成为市场探索的新方向。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动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截至2025年9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险公司备案产品目录”显示,已有22家保险机构累计备案125款网安险相关产品。其中,外资机构先发优势明显,苏黎世财险(中国)以28款备案产品领先,中国太保产险以22款产品成为中资机构领军者。

一些试点地区成为网安险从“普惠培育”向“精准服务”转型的试验场。2025年,苏州高新区作为江苏省六大试点园区之一,启动首批网安险试点企业推广工作。

医疗器械企业科塞尔是苏州高新区首批网安险试点的受益者。早年,该企业服务器曾遭勒索病毒攻击,虽恢复业务,但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如今,科塞尔已全面取消纸质生产记录,核心系统全覆盖,对信息化系统高度依赖。江苏省工信厅启动首批省级网安险试点时,科塞尔积极申报,于今年3月与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签署保单。

此次江苏省省级网安险试点明确“5市6区”参与,苏州高新区有6家保险公司入围。首批试点采用“全额补贴”模式,免费向企业提供网安险服务。普惠版网安险方案保障范围涵盖应急救援费用、数字安全治理费用、营业中断损失等,贴合企业实际风险需求。科塞尔高管王志高表示,通过试点对网安险保障价值有了直观认知,后续将洽谈定制专属方案。

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是试点服务的核心参与力量,除科塞尔外,还为高新区另外2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网安险保障。此次试点推出的普惠型网安险方案覆盖营业中断损失、数据恢复费用、勒索攻击损失及网络安全责任赔偿四大关键场景。

该公司强调网安险全周期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保前,采用“无感测试”模式,依托AI与无感扫描技术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测,出具网络安全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在苏州对接135家企业客户,均收到免费报告。保中,通过网关接入企业网络系统,实时监测异常情况,落实预警机制。中国太保还吸纳国家网络攻防队成员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网安险发展仍面临挑战。传统保险依赖“大数法则”和足量样本,网安险缺乏历史数据,给精算带来挑战。因此,公司坚持“预防优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

全球网安险市场已规模化发展,但高风险、高赔付问题凸显,海外费率持续上行,部分地区赔付率逼近200%。相比之下,中国网安险处于起步阶段,保费规模偏小。2024年全球网络保险市场规模达153亿美元,我国首批试点累计保费仅超1.5亿元。

国内市场需立足本土实际,探索稳健发展路径。中外司法体系差异导致赔付范围不同,合规性是业务开展的首要前提。当前,企业出海浪潮下,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网安险需求增长。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针对出海企业推出精准匹配保障需求的保单,并依托属地机构提供“一企一策”服务。

业内分析认为,在政策引导下,我国网安险市场正从“普惠培育”向“精准服务”转型。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行业生态完善,网安险有望突破规模瓶颈,为数字经济时代风险保障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金融助力。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