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2025-09-28 15:16 6.8w阅读
Ai快讯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安娜)2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成功突破10000公里,跃居世界前列。这标志着经过40年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我国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对加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国家海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输送的“大动脉”,它串联油气田内部各设施,将油气资源输送至陆地终端,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是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
然而,海底管道工程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等特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海洋油气开发能力。我国海底油气管道工程起步比国际晚30多年,1985年才在渤海湾西南部的埕北油田建成国内首条应用于海上油气开发的海底管道。
海底环境复杂,海山、海丘、海沟交错,管道内部输送高温高压油气,外部面临极端海洋环境及恶劣地质条件。随着水深增加,管道承受压力几何级数增长,在1500米水深的海底,管道要承受巨大压力。而且我国海况复杂,对海底管道工程技术要求更高,确保海底管道长期安全稳定服役极具挑战。
据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安装分公司副总经理贺辰介绍,经过近40年持续攻关,我国已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设计安装等技术难题,具备在中国全海域自主进行海底管道工程建设的能力,建成了完整的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体系,形成高度自主化全产业链条。
“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依托重大工程项目,联合各方加大原创性技术攻关,铺管作业能力全面提升。累计铺设海管超1500公里,最大作业水深1542米,实现从浅水向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超10000公里,首尾相接相当于我国从最南到最北直线距离的近2倍,铺设规格全尺寸覆盖,涵盖国际主流海管全部类型,铺管技术及装备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海底管道铺设依赖专用管材、工艺,更需要专业船队和配套设备支持。我国船舶装备持续迭代,从第一代浅水锚系S - lay铺管船到国内首艘3000米级超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船,推动海管建设自主可控、全面升级。同时,中国海油推进铺管辅助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自主研发投用自动焊接设备、海管海缆智能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提升了海管焊接质量和铺管效率,填补多项国际技术空白。
在发展国内业务的同时,中国海油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安装分公司副总经理宫学成表示,近年公司先后承揽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个项目,累计铺设海底管道500余公里,创造多项行业施工纪录,推动我国海洋工程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合作,为当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工程方案。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国海油将继续深化海底管道工程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健全完善作业装备序列,推动国产化装备应用,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能。
(AI撰文,仅供参考)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