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深圳3D打印“四大天王”从IPO到成寡头

乐居财经 2025-09-06 20:28 8.8w阅读

Ai快讯 今年8月,创想三维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其背后,以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为代表的深圳“四大天王”,已在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疫情期间,宅家办公与医疗防护用品短缺,带动3D打印机在欧美迅速普及,需求迎来阶段性爆发。创想三维率先抓住机遇,2020 - 2024年累计出货量达440万台,占全球市场27.9%,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创始人陈春表示,3D打印已渗透到衣食住行、航空航天、医疗等众多领域。

创想三维业务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成立初期就优先布局全球渠道。截至今年一季度,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6家增至58家。此外,它还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机、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的企业,消费级3D扫描仪全球市占率第一,消费级激光雕刻机位列全球第三。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3D打印设备出口总量达377.77万台,消费级产品贡献突出,创想三维、拓竹、纵维立方和智能派是核心力量。市场研究机构CONTEXT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售价低于2500美元)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贡献95%的份额。创想三维以39%的市场份额居首,拓竹科技出货量同比增长64%,纵维立方和智能派同样保持强劲增长,“深圳四大天王”合计市场份额超九成。

在“四大天王”中,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是资历最深的“老大哥”,按累计出货量计算仍保持全球第一。但2024年,拓竹科技凭借约120万台出货、29%的份额跃居单年榜首,创想三维当年出货量降至70万台,占比16.9%,纵维立方和智能派出货量相近,分别是55万台和50万台。创想三维销量下滑主要源于聚焦更高端产品线,推高平均售价。2022 - 2024年,其营收从13.46亿元增至22.88亿元,但净利润从1.29亿元降至8866万元,折射出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在“规模”与“盈利”间艰难取舍。

拓竹科技是近几年冒起的最大“黑马”,2020年由前大疆工程师陶冶创办,团队成员来自大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55亿 - 60亿元,净利润接近20亿元,净利率超过30%;2025年一季度,单季营收已近20亿元。它绕开亚马逊,主打独立站DTC模式,实现高溢价与全球化快速扩张。

智能派成立于2015年,最初以STEM教育套件出口为主,后决定押注3D打印业务。2019年推出首款光固化打印机Mars,以299美元的价格打破高价垄断,随后持续推出4K、6K、16K机型,稳居中低价位市场。

纵维立方自2016年起布局整机研发,2017年发布的Photon系列光固化机以高性价比打开市场。截至2024年,已推出超过20款产品,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10亿元。

“深圳四大天王”的同城崛起绝非偶然,背后是四重优势的叠加。一是产业链优势,深圳背靠珠三角完善的电子与精密制造产业链,能使3D打印机快速迭代;二是人才与创新基因,大疆等龙头企业的工程师文化外溢,提供了大量复合型人才;三是跨境电商与DTC模式,深圳企业熟悉跨境电商运作,形成了从硬件销售到用户生态的闭环;四是创业氛围与政策支持,深圳“敢闯敢干”的环境和政府的扶持政策,让企业得以快速试错与成长。

从创想三维递表IPO,到拓竹的高速扩张,再到纵维立方和智能派的全球突破,消费级3D打印的格局正在被“深圳四大天王”深刻改写。它们以供应链、人才和渠道优势,把中国品牌推向全球寡头地位。未来,谁能率先跑通“硬件一次性销售”向“耗材与平台持续收益”的转型,谁就将赢得下一阶段的主动权。而深圳无疑已经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产业的核心坐标。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