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2025-08-27 15:47 9.9w阅读
作为国内新能源热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纳百川”)将于8月28日创业板上会审核。
业绩增长韧性凸显,多场景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与储能行业爆发,纳百川近年来经营业绩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基本面持续稳固。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10.08亿元稳步攀升至14.08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18.17%,2025年1-3月为32,941.62万元,同比增长69.55%;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作为收入支柱,2024年销售额11.79亿元,占比提升至83.78%,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深化。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速进一步加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1.38万元,同比增幅77.85%,盈利水平显著改善,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储能领域成为重要增长极,2022年-2025年的1-3月产品收入从 3640.48万元跃升至3.37亿元,收入占比从3.61%提升至23.96%,;而到2025年的1-3月占比已达到30.19&,战略布局成效显著。
客户资源方面,公司深度绑定行业头部企业,构建起稳固的客户护城河。动力电池领域覆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孚能科技等主流制造商,产品配套T公司、蔚来、小鹏、理想等超200款车型;储能领域成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供应商;燃油车热管理部件则供应法雷奥、马勒等国际巨头。基于行业机遇与客户合作深化,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20.8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9.72%;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14.05%,长期成长性凸显。
技术领先+智能生产,产品质量获行业高度认可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纳百川在新能源热管理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构建起覆盖控温、轻量化、智能化生产的核心技术体系,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203项专利,含20项发明专利、183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势领先。
在核心技术应用上,公司热仿真与流体仿真技术实现关键突破:可将产品温差精准控制在3-5℃,流阻偏差稳定在5%以内,显著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确保动力电池模组均匀受热;氦气气密性检测技术将泄漏标准突破至2×10⁻⁸Pa・m³/s,实现质保期内冷冻液零泄漏,为电池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针对生产工艺优化,公司定制开发钎焊设备、自动化钎焊线等核心装备,其中自动化钎焊线可节约25%生产场地、减少近50%用工时间,单位能耗显著降低,兼顾效率与成本优势。
生产模式智能化方面,公司搭建“SAP+MES”数字化管理体系,集成AGV智能搬运、全自动绝缘喷涂、在线平面度检测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不下线连续作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供货超1500万件,产品良率长期稳定在高位,充分体现智能化生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服务能力,公司先后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权威认证,并斩获宁德时代“优秀供应商”“质量优秀奖”、上汽大众“质量控制目标奖”、中创新航“优秀供应商”等多项行业荣誉,客户认可度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能瓶颈制约扩张,募投项目精准匹配发展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需求持续释放,纳百川现有产能已难以满足订单增长需求。因此,公司拟募集资金7.29亿元,主要投向两大方向:一是“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5.79亿元;二是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未来,待滁州水冷板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电池液冷板产能,直接缓解现有产能压力;同时,滁州基地贴近宁德时代等核心客户,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响应效率,优化生产基地布局。补充流动资金则将用于原材料采购、研发投入等,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为业务持续增长提供资金保障。
纳百川在新能源热管理赛道已形成“业绩增长+技术壁垒+客户护城河”的三重优势,未来待募投项目投产后不仅能释放增量产能,更将强化公司在电池液冷板领域的市场地位,为其把握全球新能源热管理市场机遇提供核心支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