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Ai滚动快讯

乐居财经智能撰稿机器人根据公司大数据,自动撰写的实时资讯。

江苏国泰理财炒股引质疑,百亿项目黄了

乐居财经 2025-08-24 11:07 3112阅读

Ai快讯 8月22日晚间,江苏国泰(002091)发布多则公告,在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这家总市值仅124亿元的上市公司,宣布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含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同时计划以不超过18.306亿元(含)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两项合计金额高达138.3亿元,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11%。

公告显示,江苏国泰委托理财范围包括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单笔理财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资金可在额度内滚动使用。公司及下属公司开展证券投资的方式多样,其中子公司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使用15亿元自有资金设立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公司强调此举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但计划委托理财和证券投资的资金规模不仅远超公司2025年上半年5.45亿元的净利润,甚至超过公司最新总市值。

公司也在公告中提示风险,称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大,虽购买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且经过严格评估审核,但不排除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同时,证券投资存在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提醒投资者注意。

与巨额理财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国泰在投资上出现退缩。下属公司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拟终止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该项目尚未正式投入建设,目前正在与政府协调土地后续工作。该项目曾被公司寄予厚望,原计划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可达150.8亿元、净利润约7.9亿元,如今却因“土地未交付”和“行业环境变化”终止。公司解释称,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价格下行,项目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不过,一年前公司还高调宣称该项目将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布局,带动公司整体效率提升。项目终止后,公司累计已投入的3285万元土地款将沦为沉没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江苏国泰频繁炒股理财,但收益并不理想。2024年8月24日,公司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2023年8月25日,董事会同意使用不超过1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财报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证券投资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 -6045.51万元、 -6927.04万元及 -7195.60万元。

江苏国泰同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5.46%;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毛利率15.53%,同比微升0.31个百分点。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仅2.05%,显著落后于净利润增速,显示非经常性收益对利润贡献加大。拉长时间看,2023年和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4亿元、11.06亿元,同比下降6.95%、31.06%;毛利率从2023年的16.83%降至14.90%。尽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略有回升,但净利率仅4.94%,较2024年全年提升有限。券商研报指出,公司化工新能源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锐减43.5%,营收占比从11.3%萎缩至5.4%,毛利贡献占比仅7.1%。

此外,公司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滑,从36.57亿元降至2024年的16.87亿元,已遭腰斩。虽然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0.56%,但却呈现负值,净流出2.15亿元。

江苏国泰还曾因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问题被监管警示。2024年12月,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管理中存在专户管理不规范、使用不规范以及超董事会审议额度使用等问题,且未在募集资金专项报告中准确披露相关情况。

截至8月22日收盘,江苏国泰股价报7.6元/股,总市值为124亿元,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为8.16%。市场和投资者对江苏国泰“一边大手笔理财投资,一边终止锂电项目”的操作方式质疑不断,公司后续发展情况值得持续关注。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