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连云 2025-08-23 09:50 1.9w阅读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与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双重背景下,2025年光伏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促使企业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8月22日晚间,中来股份(股票代码:300393)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5%,归母净利润约-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4.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3.45%。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中来股份通过降本增效、技术深耕与战略协同,较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亏损。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N型TOPCon技术GW级量产的企业之一,中来股份持续强化"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控股股东浙能电力入主后,双方在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及技术协同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公司在行业调整期发挥了稳定器效应。
背板业务领先地位巩固,N型技术引领市场突破
作为中来股份的“压舱石”业务,光伏背板业务出货量已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报告期末,其背板产品累计发货超290GW。技术层面,中来股份在背板材料与工艺上不断迭代,推出FFC背板、透明网格背板、高反黑背板、增强型背板等差异化产品,重点提升耐候绝缘性能。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在极端环境(如沙漠、海洋)中的可靠性,也通过材料优化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拉大与竞品的差距。
在光伏技术向N型转型的浪潮中,中来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业务在上半年持续实现技术突破。半年报显示,中来股份210尺寸TOPCon电池实验室研发转换效率达26.99%,量产平均测试效率已超27%;组件平均转换效率23.14%,首年衰减不超过1%、25年衰减不超过10.6%,核心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推出的N型全钢化一站式封装方案2.0,通过抗酸EPE胶膜、双组分硅酮密封胶的升级,显著提升组件耐湿热性能与生产效率,且通过CPVT全应用场景“国品优选”认证和TÜV南德风洞认证,具备“三低四抗”特性。基于该方案的御风组件,相较于同版型双玻组件,发电增益提升约1.63%,重量减轻15-20%,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中具备明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基于双对称结构的轻柔组件封装方案,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玻璃,较双玻组件降重70%,可适配建筑、交通、消费等多元化场景,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N型组件产品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中来股份的市场竞争力,近期公司成功护航浙能阿克苏37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该项目位于新疆沙戈荒地区,是国家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中来股份为项目提供N型高效组件与系统设计支持,凭借组件的抗风沙、耐高低温性能,以及公司成熟的电站建设经验,确保项目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稳定并网发电,树立了沙戈荒光伏项目的合作标杆。依托浙能在能源项目开发、资金与资源上的支持,中来股份得以快速切入高价值地面电站市场。
此外,中来股份在7月底签约重庆100MW生态光能示范项目,该项目将采用中来股份N型TOPCon高效组件与创新封装方案,打造集生态修复与清洁能源生产于一体的示范工程,进一步验证中来股份组件在大型地面电站的适配性。
光伏应用业务增长亮眼,项目落地与服务升级并行
光伏应用业务是中来股份上半年增长较为亮眼的板块,其上半年光伏应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6.86%。公告显示,中来股份光伏应用业务主要为户用分布式业务,已形成“开发+建设+运维+服务”的完整业务模式;同时,中来股份持续拓展工商业分布式EPC业务及地面集中式电站开发业务,并积极布局新能源风电及储能等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中来股份户用分布式业务已覆盖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超1100个区/县,具备每年设计开发3-5GW户用光伏电站的能力以及管理运维超23万座户用光伏电站的丰富经验,于报告期内推出“富民家”“悦民楼”等多元化安装方案,能够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来股份在报告期内推出“中来NIWA阳台光伏系列”“民宿光伏光热24h绿电系统”等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光储充用”一体化业务生态。
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近期在运维业务领域迎来新进展,旗下公司中标约2.8亿元的浙能能服户用光伏运维项目,服务范围覆盖多省份的分布式电站。此次大额运维订单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同时降低单一产品销售的业绩波动风险。截至半年报期末,公司已管理运维超23万座户用光伏电站,积累了丰富的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
2025 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将迎来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国家工信部明确提出将“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一政策利好具备技术壁垒的头部企业,中来股份在技术积累、市场拓展方面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其与浙能体系的业务协同则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项目资源与资金支持,中来股份的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来源:有连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