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地 2025-08-08 10:04 1.4w阅读
文/十一弟
最近,上海的一些外卖小哥,集体拉黑了一个高档小区——
仁恒公园世纪。
这个小区不允许外卖骑手单独进去送餐,业主点单以后,负责配送的外卖小哥,需要走完一套标准流程——
先在门口集中报到,由保安带到地下车库,再统一坐上摆渡车。
外卖还得按照楼栋顺序来逐一配送,一个骑手上楼送餐,保安下车全程陪同,寸步不离。
其他骑手就坐在摆渡车上傻等,轮到自己配送订单所在楼栋时,再下车上楼送餐。
这一套流程走完,业主的面条坨了,外卖小哥超时了。
保安上楼下楼,来回折腾,也跟着累个半死。
在仁恒公园世纪小区里送外卖,骑手的平均配送时间,要比其他小区多花十来分钟。
据说,有位外卖骑手,曾经花了40分钟,才配送完一单——
“他运气不好,到了小区摆渡车刚好满员开走,需要等前一批骑手配送完以后,再进小区坐车送餐。”
外卖小哥的工作,跟时间赛跑,精确到分钟计算,争分夺秒。
结果,在仁恒公园世纪小区里送餐,外卖骑手频繁超时——
一个小时送不了几单,赚不到配送费不说,还得被扣钱罚款,根本划不来。
有些外卖小哥,一看到这个小区的订单,就头皮发麻——
有时候被迫接单以后,自己加价5块钱转单给其他骑手,都没人愿意接单。
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自己去小区里配送,乖乖地被折腾。
现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骑手,开始学聪明了——
他们拉黑了仁恒公园世纪小区的外卖订单,主动避坑。
毕竟,惹不起,躲得起。
这几年,也有外卖站点尝试跟小区物业做过沟通,但无济于事。
仁恒公园世纪是上海有名的豪宅小区,位于内环内的浦东新区,旁边就是世纪公园。
这个小区在2017年建成,有11栋住宅楼,总共725户。
它的户型面积,最小的上百平米,最大的两三百平米。
目前,在中介平台上,小区二手房挂牌价超过14万/平米。
总价上千万起步,最贵的报价三四千万。
仁恒公园世纪的开发商,是来自新加坡的仁恒置地。
它的老板——钟声坚,虽然拿着新加坡的身份证,但其实是个潮汕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远下南洋,从贸易起步,赚到了第一桶金,又拓展到了造纸、化肥、印刷等工业领域。
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钟声坚便一头扎进了房地产。
虽然仁恒置地在新加坡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赚的还是中国人的钱——
在上海、南京、深圳,都有仁恒置地开发的代表性豪宅。
改革开放之初,最先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是香港、新加坡的地产商。
作为发达地区,从一开始,这些外资开发商身上,就被打上了高大上的标签。
一直到现在,它们在国内开发房地产,依然有身份上的优越感,很多还被看作是豪宅的代名词。
但其实,这几年,国内楼市下行,仁恒置地也受到拖累——
打折降价、甩货保命,已经偃旗息鼓了。
国内所谓的豪宅小区,房子不一定建得多么好。
有些豪宅的质量,根本没眼看——
有人说,刨去地价,豪宅和保障房的成本价,其实差不多。
这些豪宅的段位,主要靠价格撑起来的——
不仅地价贵、房价贵,物业费也高得离谱。
仁恒公园世纪小区的物业公司,就是仁恒置地旗下的物管企业——
上海仁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每个月的物业费,是6.5块钱/平米,相当于有些小区物业费的两三倍以上。
在仁恒公园世纪小区,一套两百平米的豪宅,光是物业费,每个月就要1300块钱。
豪宅想卖到高价,房子质量又不那么好,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找补——
比如,围墙垒得高高的,大门关得紧紧的,保安卡得严严的。
它要人为地制造一种尊贵感——
让住在里面的业主觉得高人一等,房子就值得卖这么贵。
高端的豪宅小区,房价贵、物业费高。
按理来说,小区的物业管理,应该很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
结果,业主想点个外卖、骑手进去送餐,设置了层层关卡——
业主的餐食凉了,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体验感下降;
外卖小哥被折腾到频繁超时,怨声载道,只能拉黑小区订单;
还有保安,也要跟着受累,来来回回折返跑。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只有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高管们,觉得给到小区业主尊贵感了。
最近,上海的很多外卖小哥,在网上不断发视频曝光,集体吐槽仁恒公园世纪小区。
有热心网友给小区物业提建议——
要么让骑手把外卖送到门口,物业再安排专人给业主送上门;
要么像现在很多酒店一样,来点科技与狠活,用机器人在小区里代送外卖。
这些省时省力又省心的建议,物业公司一个也听不进去。
依然是我行我素,嘴比楼里的钢筋都要硬——
“这是权衡以后做出的规定,该制度已实行数年。”
“物业暂未收到业主的投诉,小区里还是有外卖员接单。”
对物业公司来说,每个小区都是一头现金奶牛——
物业费是固定的,想要赚更多的利润,就只能拼命抠成本。
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开发商哀鸿遍野。
它们旗下的物业公司,却仍然能赚到暴利,账上趴着大把现金,还偷摸着给母公司输血。
如果让外卖小哥把餐食送到门口,物业再安排专人给业主配送,这就需要增设岗位、添人手。
或者给保安加工资,让其代劳。
而在小区里使用机器人配送,更是一笔不菲的投入,需要增加采购和运行维护的成本。
从物业公司的角度,现在这一套流程,还是最经济划算的——
不用添人手、加工资,也不需要额外成本。
这些豪宅小区,营造所谓的高端、尊贵感,靠的不是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
它们耍的是一些套路和手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其实,就是不把人当人看——
业主在他们眼里是绿油油的韭菜、鼓鼓的钱袋子,只管催着他们早点交物业费。
平时,业主有需求,物业的态度是礼貌的,服务是没有的。
戴着头盔、踩着电动车、身着黄马褂的外卖小哥,仿佛他们不是在工作,而是溜进小区里做贼。
所以,在仁恒公园世纪小区里,外卖小哥上楼送餐,需要安排保安贴身跟随,寸步不离。
防外卖骑手,比防贼还狠。
还有跟着一起折腾的小区保安,更是牛马。
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吹着冷气的物业高管们,好像只要保安在门卫室里坐着,他们就浑身难受。
只有让保安楼上楼下地跑起来,在小区进进出出地忙起来,他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
每个月给人发几千块钱工资,你要人家玩什么命啊。
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吹得天花乱坠。
但凡在高强度的服务性行业,用上一点科技手段,都能解决不少效率问题。
可是,这年头,人力还是最便宜的。
所谓的人口红利,不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嘛。
把一群人不当人,另一群人的优越感、尊贵感,立马就上来了——
看吧,哪怕是豪宅小区,每个月收着6.5块钱/平米的物业费,他们也还是不想做好服务。
只是杵在那里,一味地恶心人。
本文来源:拾遗地
来源:拾遗地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