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连云 2025-08-05 13:58 1.2w阅读
图片来源:明略科技
在一次由宝马主持的采访中,我们旁听了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的完整分享。一个小时的对话里,没有一句“增长率”、没有一个“护城河”的硬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从奥数解题到AI智能体的跃迁,是对数学之美的终身信仰,是用“毕达哥拉斯+哥德尔+达尔文”三位伟人的思想体系来指导经营、决策的奇妙组合。
如果说“数据与智能”正在重塑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那么吴明辉是那个始终用公式与逻辑丈量世界的人。
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的信徒
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的价值体系构建,从数学开始。对他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决策逻辑,不起源于商业训练或管理实践,而是一种数学底色——对世界结构的信任,对抽象系统的依赖,对简洁之美的偏爱。
这套结构主义的原点,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核心思想之一:万物皆为数。
从大学时期靠教奥数赚到第一桶金开始,他就将“用公理推演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了日常工具。他在清华租教室开班讲题,也为搜狐开发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所有创业起点都源自数学方法的现实化应用。即便到今天,他讲AI大模型的逻辑,也只用一个简洁公式:Y = F(X)。
“数学真正的力量,是让你能看清事物的底层变量,忽略那些不必要的表象。”在他看来,数学的本质是剥离与提炼,是对复杂世界的一次次抽象与规整。从几何对称到公式推演,从投资模型到广告测量,他始终把生活和工作看作一个个可以拆解、组合、建模的系统。
但这不是刻板的“工具理性”,更像是一种哲学选择——当别人试图用经验描述世界时,吴明辉则用结构定义它。这样的数学信仰,不只是一种理性判断,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可以让人面对失败依然选择“再赌一次”的信念。
图片来源:明略科技
不完备但自洽:哥德尔与系统间理解
然而,世界从不完全遵循公式逻辑运作。吴明辉在创业与组织管理的中后期,逐渐意识到:哪怕一个系统内部再完美,只要它封闭于自身,就注定是不完备的。
这正是他引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原因——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指出:一个系统如果逻辑自洽,它就一定不完备。换句话说,系统无法在内部证明自己的全部正确性。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讲得通、逻辑没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也会接受。”吴明辉坦率地说。早期的他,常为员工、合伙人、投资人“不理解他的逻辑”而感到困惑。但慢慢地,他意识到,问题不在逻辑对错,而在系统视角的差异。
于是他开始改变管理思路:不是要求所有人进入自己的系统,而是主动扩大系统边界,兼容他人的逻辑结构。“你要承认,有些人虽然和你三观不同,但在他们的世界里也是自洽的。”他说。
这种“系统兼容”的姿态,贯穿他后期的组织设计。他开始重视异质性团队的合作,接受非理性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动因,也更加相信组织的多样性是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来源。
“这不是放弃逻辑,而是升级逻辑。”他补充道。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建立一个同时自洽与包容的系统,或许才是最接近真实世界的理性解法。
图片来源:明略科技
演化即秩序:达尔文与系统适应力
吴明辉价值观体系的第三条支柱,来自达尔文的演化论。但他所理解的“适者生存”,远不止是一场效率与强度的竞赛,而是一种对系统与环境之间动态关系的深刻洞察。
“每个人,甚至每家公司,其实都是一个物种。”在他看来,任何个体的发展,必须在环境中展开。这也意味着,组织不仅要有自己的目标、有战略、有方向,更要在外部环境发生剧变能快速适配,主动调整节奏与路径。“你不能跟环境对抗,否则就是自己犯傻了。”他说。
正是这套“以变应变”的生存逻辑,支撑他在最困难的疫情时期做出了一系列关键决策。吴明辉提到,疫情期间面对封控带来的业务停摆和资本寒冬,他没有选择保守自保,而是亲自出面协调融资、注资上千万美金,带领明略科技从单纯AI应用转向自研模型体系。他把这次决策称为一次“all in”,但这绝不是一次感性的冒险。
“优秀的赌徒也得懂概率。”他坦言,真正的“押注”并非依赖勇气,而是基于模型与数据的理性选择。明略科技当时所面临的,是一个“不进则退”的系统困境。他必须创造一个新的起点,而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在变化中构建出新的结构。
最终,明略科技成为极少数在AI Agent赛道上同时拥有底层模型与落地产品的公司之一。这一切,不是源自预测的准确性,而是源自对“演化力”的信仰——目标要清晰,路径要灵活,系统必须始终与环境共振。
人生的方程式:Y = F(X)
吴明辉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在所有重要的演讲中都会写公式。在他看来,再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写成一个“函数”:输入X,计算F,得出结果Y。
F是方法论,X是认知体系,Y是判断。他说,这套方法是他从奥数走向AI的最大武器。
他不是那种“喜欢讲方法论”的企业家,但却是那种能把“方法”做出实操系统的人。甚至在向非技术客户解释AI模型的时候,他也只用一个公式:“Y=F(X),大模型就是F。”
这种“用初中数学讲清AI”的能力,并不是噱头,而是对抽象能力的高度掌控。在他看来,真正的数学美,是将混沌剥离至极简。就像他做PPT的习惯:“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必须是一条严丝合缝的逻辑链。”
使命感,不是营销词
吴明辉常说,他的人生使命是“传递数学之美”。这听上去像个营销句子,但你听他讲五分钟,你就知道这不是。
从奥数教练、到创业者、到AI技术专家,再到今天同时担任CEO与CTO的双重身份,他始终没有离开“数学”。他弹钢琴、爱解几何题,在公园里看出黄金螺旋线,在和孩子讲题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也愿意在凌晨1点的会议室,亲自复盘AI模型的细节表现。
这不是一个用“领导力”和“战略”标签就能概括的CEO。他更像一个始终坚守认知边界、永远在探究问题本质的“结构理性主义者”。
而这场采访,也像是一段罕见的公开“反编译“过程——不是对技术,而是对一个人的思想结构。
他坚信:万物皆数,但也接受不完备;他相信共识,却更相信演化;他视难题为乐,也把生活拆成变量与函数。
这,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创始人气质。
图片来源:明略科技
在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的分享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对数学与AI的深刻理解,更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决策方式。这种方式,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最优解,并且始终保持灵活应对的能力。正如他所言,创新与进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地自我对话与调整。
这与宝马五系所倡导的“5系思考法”不谋而合——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思考的过程本身比结论更为重要。宝马五系通过这套思考法,鼓励每个人关闭外界噪音,启动内心引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式。无论是掌控节奏、化繁为简,还是逆向思维与感性权衡,最终都能帮助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到最合适的决策。
来源:有连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