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节卡股份IPO:深挖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下游订单快速增长,产能瓶颈突显

乐居财经 2025-08-02 13:46 9.8w阅读

上交所披露,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拟于8月8日审议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节卡股份”)的发行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节卡股份创建于2014年,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协作机器人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防护等级、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方面整体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2022-2024年,节卡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28,077.75万元、34,955.62万元、40,043.16万元,实现快速增长。

Shape1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协作机器人市场开拓潜力极大

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备高安全性、低自重负载比、高灵活度、易编程、可快速部署、作业空间局限性小等特色。因此协作机器人下游应用空间更广阔。根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协作机器人在汽车整车、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电子制造、半导体、金属制品、医疗用品、化学制品、家电、锂电池、食品饮料等工业领域的出货量合计占比约82.8%,其中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机械加工三类占比约60.8%。

协作机器人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据IFR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8年全球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8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

 
随着国内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崛起,根据GGII统计数据,2024年协作机器人国产化率已增长至90.25%,并且涌现出了以节卡股份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头部企业。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节卡股份已跻身协作机器人行业国内市场销量第一梯队。

技术驱动高端场景落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协作机器人产业升级

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龙头,节卡协作机器人凭借安全协作、灵活易用及远程交互等核心优势,展现出卓越的通用性和场景适应性。在高端制造领域,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运维、汽车水冷板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航天装备装配及半导体封测等关键技术环节;在工业领域,全面覆盖汽车零部件、3C电子、半导体、精密制造及新能源等智能制造场景;同时积极拓展零售、物流、医疗、教育等消费服务市场,公司产品获得了丰田、施耐德东山精密星宇股份中国中车立讯精密、智元新创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系统集成领域,公司构建了从设备级到产线级的完整解决方案:一方面开发机器人工作站、复合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形态,另一方面深耕细分行业自动化服务,与新乡化纤、旺旺食品等行业龙头建立长期合作,持续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下游订单开拓,节卡股份产能瓶颈显现。2024年,节卡股份整机销量为7462台。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1,080.82万元,保持高水平。

此次公司IPO募投项目主要为产能扩充,并且计划分5年逐步释放,预计项目将不早于2026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各年度产能分别约为1.60万台、2.00万台、2.80万台、3.20万台,并在2030年以后达产满产4万台产能。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8年全球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8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公司产能计划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国家智能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根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实现翻番,这意味着协作机器人市场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节卡股份凭借自主核心技术、完善产品矩阵和行业领先品牌优势,持续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高端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随着机器人渗透率持续提升,节卡股份有望依托其技术先发优势和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为中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