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25-07-08 19:38 4.6w阅读
中小银行“村改支”持续推进!
近日,成都农商行发布公告称,拟“收编”6家省内村镇银行。本次吸收合并后,6家村镇银行依法解散,改建为成都农商行的分支机构。
今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加速,上半年约有80家村镇银行退出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在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过程中,主发起行通过“村改支”“村改分”的方式有助于吸收合并村镇银行的银行机构扩展机构网点布局,对发起行、村镇银行、客户、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都有积极作用。
成都农商行拟吸收合并6家村镇银行
7月6日,成都农商行及四川省内6家中成村镇银行联合公告显示,成都农商行将以吸收合并改建分支机构的方式吸收合并6家村镇银行,包括自贡中成村镇银行、峨眉山中成村镇银行、犍为中成村镇银行、长宁中成村镇银行、筠连中成村镇银行、南部县中成村镇银行。
根据公告,成都农商行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吸收合并完成后,成都农商行注册资本保持不变。
本次吸收合并后,6家村镇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网点、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权利与义务等将由成都农商行承继,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产品服务不会中断,6家村镇银行已经合法订立的合同依然有效。
此外,本次吸收合并后,6家村镇银行依法解散,改建为成都农商行的分支机构。
6家村镇银行将营业至成都农商行设立的分支机构开业为止,营业期间所有业务均正常办理。成都农商行设立的分支机构开业后,6家村镇银行原有客户可到成都农商行任一分支机构继续办理相关业务。
上述公告发布次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了成都农商行吸收合并自贡、峨眉山、犍为、长宁、筠连、南部县6家中成村镇银行,并承接其债权、债务的请示。
批复文件要求,成都农商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吸收合并事宜,并督促6家村镇银行完成法人机构终止相关事宜。
吸收合并筹备事项完成后,成都农商行应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向监管部门申请或报告分支机构开业等相关事项。
增持村镇银行股权动作十分频繁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农商行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0年1月挂牌开业。2011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2020年6月,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回归国有,市区两级国资合计持股比例79.58%,是成都市国资持股比例最大的银行,系市属国资一级企业。
截至2024年末,成都农商行在岗员工总人数9000余人。设有总行营业部1家、一级支行28家、异地分行8家,成都地区营业网点500余个,其中80%营业网点扎根在县域乡镇。
此外,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成都农商行在山东、江苏、福建、河北、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发起设立了39家中成村镇银行,形成跨区域发展。
而本次成都农商行拟吸收合并的6家中成村镇银行均位于四川省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成都农商行通过本次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将进一步增加其在省内经营网点的覆盖面。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成都农商行在四川省内共有7家中成村镇银行,南充嘉陵中成村镇银行不在本次改革范畴内。不过,成都农商行已通过股权增持的方式加强对其控制。
今年5月,四川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显示,成都农商行通过受让方式增持南充嘉陵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91.4%。而在此之前,这一比例为80%。
事实上,除了“收编”省内村镇银行和加强对省内村镇银行的控制,去年下半年以来,成都农商行增持省外村镇银行股权动作也十分频繁。
2024年8月,成都农商行通过受让方式一次性增持8家河北省村镇银行的股权,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60%,这8家村镇银行分别是滦州中成村镇银行、定州中成村镇银行、高碑店中成村镇银行、涿州中成村镇银行、望都中成村镇银行、曲阳中成村镇银行、安国中成村镇银行、滦南中成村镇银行。
2025年1月,成都农商行通过受让方式增持兖州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75%,增持高碑店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92%。这两家银行分别位于山东省和河北省。
2025年4月,成都农商行通过受让方式增持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76%。
2025年6月,成都农商行通过受让方式一次性增持5家河北省村镇银行的股权。其中,增持定州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80%,增持安国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76%,增持望都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70%,增持涿州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91%,增持曲阳中成村镇银行股权至74%。
村镇银行改革加速
“村改分”“村改支”持续推荐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年度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六大监管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位于首位。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在政策层面的加持下,今年以来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明显加速,“村改分”“村改支”改革持续推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为1538家。而截至今年6月末,这一数量减少至1460家。这意味着,2025年以来,大约有80家村镇银行退出市场。
“总体上,过去几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思路日渐清晰,‘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主要模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江苏常熟农商银行研究室主任容玲在今年3月份联合撰文指出,在村镇银行方面,主要是推动主发起行并购,或引入新的股东(打包转让),在缩减数量的同时,增加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过程中,主发起行通过“村改支”“村改分”的方式有助于吸收合并村镇银行的银行机构扩展机构网点布局,利用自身多元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村镇银行客户,并且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原有员工就业问题,对发起行、村镇银行、客户、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都有积极作用。
不过,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农村中小银行改革路径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薛洪言指出,短期看,吸收合并可快速化解局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但若长期过度依赖重组而忽视治理改革,或导致县域金融服务覆盖弱化。对此,农村中小银行需“内外兼修”破局,对外借力政策完善资本结构、拓宽不良处置渠道;对内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深化产融协同,并通过组织变革提升服务效能。此外,数字化转型已成突围关键,可通过区域性金融科技联盟实现技术共享,强化智能风控与线上服务能力。
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