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 2025-06-10 10:47 2730阅读
在风云变幻的A股市场,一场资本大戏正悄然上演。6月3日晚,易明医药(002826.SZ)一则公告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公司实际控制人高帆决定将手中23%的股权作价6.62亿元出售给北京福好。交易一旦完成,北京福好将摇身一变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高帆的持股比例则大幅降至可怜的2.59%。
令人瞩目的是,北京福好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姚劲波。这位商业大佬的“58系”产业版图可谓枝繁叶茂,58同城、安居客、中华英才网、天鹅到家、快狗打车等,横跨房产、汽车、招聘、金融、二手、本地服务及影视等多个行业。然而,在他众多的产业中,与资本市场结缘的却寥寥无几。曾经在纽交所上市的58同城,也在2020年9月选择私有化退市,如今只剩下快狗打车还在港交所坚守。
此次姚劲波突然涉足医疗行业,收购一家A股医药公司,外界的猜测声此起彼伏,不少人怀疑他是想借壳上市。资本市场似乎对姚劲波的这一动作充满期待,收购公告发布后的3个交易日,易明医药的股价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连续一字涨停。截至6月9日中午,易明医药的股价已经达到17.83元/股,较姚劲波的收购价格15.1元/股上浮了18%。这连续的一字板让众多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股吧里不少小散纷纷隔空喊话:“姚董,可不能吃独食啊!”
在公告发布前两天,易明医药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5年5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5万户,较上期(2025年5月9日)减少了1590户,减幅达7.91%。同期,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3.44万户,易明医药的股东户数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资本运作呢?
一、溢价收购背后的业绩对赌迷局
早在5月底,易明医药就已经放出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公司股票也因此在当月27日停牌。而这场交易,或许早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在姚劲波和高帆的谋划之中。收购易明医药股权的北京福好,成立于今年3月19日,执行事务合伙人北京福雅持股1%,有限合伙人北京福集持股99%。而北京福雅及北京福集同样是今年3月才成立的,这一系列合伙企业仿佛就是为了收购易明医药而量身打造的。
姚劲波在这次收购中可谓诚意满满,他合计收购易明医药4385.59万股股份,每股价格为15.1元。然而,今年3月至4月间,易明医药股价最高值仅为11.44元。如此高的溢价收购,姚劲波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高帆也不甘示弱,他对易明医药2025 - 2028年的业绩做出了保证。2025年 - 2027年,公司的营收均不能低于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不能低于3000万元;到了2028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资产总额、净资产都必须为正。如果期间易明医药的营收不及承诺额的90%,或扣非归母净利润未达到承诺额,高帆则需要对北京福好进行补偿。
交易完成后,姚劲波一方将全面接管易明医药。公司7名董事中,6名由姚劲波方推荐,同时公司的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也将由姚劲波方提名。这一系列的安排,是否意味着易明医药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二、失去“王牌产品”后的易明医药何去何从
易明医药能在这场交易中卖出如此高价,或许与公司2024年的业绩表现有一定关系。2024年,易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下滑2.27%,而归母净利润却达到4592.88万元,同比大增198.5%。这种不增收但增利的情况,秘诀就在于营业成本的控制。期内,易明医药的营业成本为2.05亿元,同比下滑36.96%,降幅远超营收。
易明医药经营的药品分为自主生产药品和第三方合作药品两大类。主要产品为米格列醇片及瓜蒌皮注射液,前者为易明医药自主生产药品,适用于2型糖尿病;后者为易明医药与第三方合作药品,是治疗冠心病痰浊阻络证的中药注射剂。
2024年,米格列醇片成为易明医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期内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41.17%,占比总收入的72.72%。而公司收入与成本的下降则与瓜蒌皮注射液密切相关。期内,易明医药瓜蒌皮注射液的收入为8421.03万元,同比下滑55.61%,占比总收入的12.92%,成本也下滑了55.56%。
瓜蒌皮注射液曾经是易明医药的“王牌产品”。2013年 - 2015年,瓜蒌皮注射液销售收入占易明医药主营业务收入的57.25%、61.57%、57.59%,毛利率分别为74.50%、75.12%、75.62%。凭借这一产品,易明医药成功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然而,近年来,瓜蒌皮注射液的辉煌不再。2019年 - 2021年,该产品收入占比易明医药总收入的48.37%、42.06%、45.81%,而这3年易明医药来自米格列醇片的收入仅有16.93%、24.79%及26.2%。
更糟糕的是,这几年公司瓜蒌皮注射液的毛利率大幅降低。2019年 - 2024年分别仅有9.54%、8.9%、8.28%、8.23%、9.24%、9.15%。各期内,易明医药净利润均低于2015年的水平。这一切的变化,都与“两票制”的实行有关。
2018年,医药行业深化改革,易明医药的瓜蒌皮注射液销售基本执行两票制。在这种模式下,易明医药不再确认瓜蒌皮注射液产品的销售收入,只负责推广并承担销售费用。当年易明医药的归母净利润降低了58.24%。
2022年,易明医药开始调整经营重心,当年来自米格列醇片的收入占比达到了38.03%,来自瓜蒌皮注射液的收入占比降低至39.25%。2023年,易明医药来自米格列醇片及瓜蒌皮注射液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0.34%及28.44%。2022年 - 2024年,公司米格列醇片的毛利率分别为87.91%、84.65%及84.84%。
2024年12月,易明医药终止了与上海医药就瓜蒌皮注射液的合作。失去瓜蒌皮注射液对易明医药收入的影响立竿见影。2025年一季度,易明医药收入为1.49亿元,同比下跌7.41%,归母净利润为1879.39万元,同比下跌32.64%。期内,易明医药的营业成本为2989.97万元,同比下滑53.11%,降幅同样远超营收。但公司的多项费用却大幅上涨,其中销售费用8777.87万元,同比增长17.39%,占到了公司毛利的约74%。
三、高帆的“离场”之路
高帆卖掉易明医药其实并非毫无征兆。早在2021年9月,他就从公司淡出,辞掉了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之后彭辉接任董事长,许可接任总经理。
辞职之后,高帆还多次减持易明医药的股份。2022年6月,易明医药宣布,实控人高帆将至多减持公司9,559,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前,高帆持有易明医药26.66%的股份。最终,高帆仅减持了63.58万股股份,占易明医药总股本的0.33%,减持均价11.33元/股。粗略计算,高帆的套现金额为720.36万元。
2023年2月,高帆再度发布减持计划,同样决定减持至多5%的股份。一个月后,减持计划提前终止,期内高帆减持了153.5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1%,减持均价10.85元/股,套现金额为1665.8万元。但高帆这两次的减持单价,均不如此次向姚劲波卖股。
易明医药自2016年上市以来,每年都进行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到1.14亿元。2024年,易明医药分红1,869.14万元,派息力度仅次于2021年及2022年。截至2024年末,高帆持有易明医药25.59%的股份,因此其还从本次分红中分得了478.31万元。
如今,高帆选择在这个时候彻底“离场”,背后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而姚劲波的入局,又能否让易明医药在困境中实现逆袭?这场资本与产业的博弈,正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我们将拭目以待。
来源:乐居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