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营收利润双涨,海博思创用AI加码“新动能”

乐居财经 2025-05-23 09:56 10.1w阅读

文/瑞财经曾树佳

作为行业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凭借着多年来的厚积薄发,海博思创收获了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2.7亿元,同比增加18.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

利润分配方面,公司2024年度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11.00元(含税),预计分红总额1.95亿元,占净利润的30%。

回顾2024年,海博思创通过在技术创新、AI赋能、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战略、市场拓展以及人才与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海阔凭鱼跃,抓住市场窗口

在国家“双碳”的目标下,新型储能已成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十四五”前四年,新型储能年复合(2021—2024)增速为121%。

而根据CNESA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规划、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已近131.27GW,大大超出了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2025年30GW的规模预期。

储能在实现能源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还将形成短时高频技术、中长时间储能技术和超长时间储能技术的战略布局。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标志着新型储能等相关行业的政策机制日渐完善。

海阔凭鱼跃,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储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海博思创的市场地位也有目共睹。

在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在2022年度、2021年度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中排名首位。

而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

海博思创继续在创新与发展中前行,该公司以科技创新立身,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海博思创它还利用AI深度赋能,加快智能制造布局,在夯实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AI深度赋能,践行“储能+X”战略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

文件提到,2025年6月1日以后投产的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要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也就是说,136号文不再要求强制配储后,新能源项目投资商、发电商(业主)等储能系统集成商市场主体需要根据当地市场化交易电价等进行分析,来决定配多大容量的储能系统。

这份文件,重塑了储能市场逻辑,引导储能行业从关注价格转向注重价值,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这本身是一项挑战,但对于底子较厚、坚持创新的海博思创来说,或许也是机遇。

海博思创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推出“智慧储能解决方案”,以“电网(Grid)、人工智能(AI)、感知(Sense)、芯片(Chip)”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

通过“储能+X”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追求“让能源存储更简单,每一度电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进入“十五五”,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将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而市场驱动,离不开储能在各应用场景的落地与拓展。

据介绍,“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覆盖风电、光伏、火电等多能源场景,并围绕“储能+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等”多负荷端应用场景,以及高能耗的水泥、钢铁等领域,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可能性,赋能千行百业绿色低碳转型。

据年报披露,其已在北京、珠海、酒泉等地打造了集“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成为行业领先的示范工厂。

海博思创它不仅具备多种细分应用领域的储能电池系统工艺设计和产品制造能力,还通过数字化建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节省了人力成本。

一路走来,海博思创对数智化都很重视。

近年来,去年,该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AI模型+领域知识+实时数据”的三维融合,打造出储能场景应用平台,部署大数据智算中心,持续深入AI赋能储能全价值链,着力强化储能电站智慧运维与运营服务,为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价值增值。

其结合历年投运储能系统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和数字化模型驱动的技术创新,推动软硬件的深度融合和产品创新,设计最优的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运行策略,对储能系统的寿命、效率和可靠性等指标进行系统性的持续优化,推进数字化赋能的全方位突破。

目前,海博思创它已从销售、研发、生产、售后等多环节,实现全链条的数据价值探索,打造多款AI模型产品,依托海博AI云平台实现向用户提供实时多样化的技术支持服务。

进军外市场,印证技术硬实力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博思创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此前,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表示,今年公司将重点推进三个重要战略:立足国内市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和规模;加速开拓欧洲、北美、中东、亚太四大海外市场;探索有商业价值的新的储能应用场景,规划布局储能资产的运营。

据介绍,海博思创海外市场开发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中东和亚太四大区域。重点针对两大市场,一是大型的电网侧、电源侧储能,二是垂直应用场景的储能。

据年报披露,海博思创2024年境外的营业收入,为5.39亿元,毛利率高达42.14%。

根据标普全球(S&PGlobal)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

对于海外市场,海博思创推出了创新性产品,在今年5月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智慧能源展上全新推出了MagicBlock平台,以及平台下的HyperBlockM产品,其作为一款灵活高效的大型储能系统产品,彻底颠覆了储能系统的设计、部署与管理模式,以卓越的模块化设计和适应性,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为全球储能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海外市场对储能的需求持续增长,该公司目前已与美国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与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等商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国际市场新机遇;。

此外,海博思创它也顺利交付了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储能调频项目与德国中部瓦尔特斯豪森的储能电站项目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印证了其技术硬实力与交付能力。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