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连云 2025-05-21 11:52 2343阅读
截至2025年5月21日 10:1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强势上涨3.00%,成分股亚盛医药-B(06855)上涨10.17%,三生制药(01530)上涨7.92%,博安生物(06955)上涨7.47%,康方生物(09926),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等个股跟涨。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60%,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51元。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5.97%,成交5.98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20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12.5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昨日,三生制药宣布该公司及附属子公司沈阳三生、三生国健与辉瑞(Pfizer)签署协议,将向辉瑞独家授予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三生制药及沈阳三生将保留SSGJ-707在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并基于届时商定的财务条款授予辉瑞对SSGJ-707在中国内地开展商业化的选择权。
万联证券认为2025年国产创新药受益于政策、产业趋势等,估值迎来修复。“创新”是主旋律,在国际顶尖的创新药学术大会上,中国药企重要性越来越高。MNC目前很多公司核心的管线里均有来自中国的产品,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金额和数量也创新高。综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机构数据,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在全球占比总体保持在15%左右。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 out)完成94笔,出海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025年1月-3月,中国License-out交易已有41起,总金额达369.29亿美元,均再创同期历史新高。国产创新药技术与产品被MNC认可的确定性持续增强,未来有望通过联合研发、利润分成等合作方式深度绑定。ADC、双抗、基因编辑等平台型技术已成为MNC争夺焦点,建议关注具备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药企。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98.59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80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27亿元。
截至5月20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净值上涨26.90%。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5月20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79%。截至2025年5月20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53%。
截至2025年5月16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12,排名可比基金1/2,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5月20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回撤后修复天数为43天。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5月20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2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医疗ETF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4.38倍,处于近1年9.0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0.9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20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信达生物(01801)、百济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中国生物制药(01177)、巨子生物(02367)、三生制药(01530)、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2%。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来源:有连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