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正走向世界,创投能起重要作用

IPO早知道 2025-05-20 12:28 1.0w阅读


启明创投希望与各方深入合作,让中国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成长得更好。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以“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为主题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于5月19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包括监管机构领导及深市代表性上市公司、境内外主要投资机构高管在内的数百名境内外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其中,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发表了题为《创投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旨演讲。在本次演讲中,邝子平分享了其对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以及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会的一些看法。

在邝子平看来,首先,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投资潜力巨大;其次,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创投行业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系经「IPO早知道」精编整理的演讲实录:

对中国新一代AI能力处全球第一阵营充满信心

谈到中国的科技、中国的新质生产力,肯定离不开最近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DeepSeek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破圈”。一方面,DeepSeek R1的推理效果非常接近OpenAI的o1,可以媲美o1,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成本,是OpenAI以及大家已知的大模型,包括美国的一些大模型的三十分之一的成本。这一点在全球科技界尤其是AI界掀起了非常大的冲击波。

在前面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中国有AI的能力,但是跟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两年左右的差距。而当DeepSeek出来之后,大家意识到中国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美国主流的商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比如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没多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关注DeepSeek之外的四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中列举了阶跃星辰、面壁智能、智谱AI、无问芯穹四家企业。这篇文章说明一点,DeepSeek只是中国AI能力“出圈”的一家代表企业,并不是中国AI领域唯一有竞争能力的企业。DeepSeek的“出圈”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足够的AI能力,中国在目前生成式AI浪潮里站在全球最前列。

我希望带来的一个观点就是,在DeepSeek“出圈”之后,大家应该有的一个心态是“不需要突然觉得中国的AI特别厉害,更不需要妄自菲薄觉得中国的AI不行”。

刚刚提到DeepSeek的R1和OpenAI的o1大致有两、三个月的差距。也许过一段时间后,变成是六个月的差距、一年的差距,但也有可能中国的某些AI模型甚至会超越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模型,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仍然还是信心。DeepSeek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相信中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能力是排在全球第一阵营的。

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走向世界

此外,《华尔街日报》在2月7日刊发了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制药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DeepSeek”时刻》。这意味着不单是在人工智能行业,中国的生物制药领域正在经历同样的情况,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创造世界最先进的新一代生物医药制品。

2024年,全球大药企License-in的30%来自中国优秀的生物医药创业企业。对比而言,2019年这个数字是0。这里面有一个背景,即全球最大的跨国药企,有一部分新药通过内部研发获得,另外很大一部分新药是通过外部的协作,包括从中小生物研发机构、生物研发企业购买专利。过去中国是License-in,是海外先进医药的主要承接国,现在中国已经变成了License-out的主要发源地。

这两个现象并不是在2024年突然发生的,如果我们回看过去,中国过去20年的出口的最大品类,已经从传统的是纺织制品等,变成了现在的机器、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电子及其零部件等等,其占到了全年出口总额的42%;而增长最快的品类则是车辆、航空、船舶运输,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展现出了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为什么我今天在谈到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这么强调中国新质生产力、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出海?我们来看一看美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即美国“科技七巨头”。这七家企业海外业务收入的占比大部分都超过了50%,即便是以美国电商为主战场的亚马逊,也有37%的收入是来自于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一家伟大的科技企业,肯定是一家全球化的科技企业。

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大的科技企业,这些年其国际化、全球被接受程度也正在逐步提高。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不过,这些企业的成长势头非常强劲,从深圳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更新一点的小米,他们海外业务的占比都是在逐年上升,而且占比也已经比较高。

这个现象不但在中国的大型科技企业身上发生,中国相对较小的科技企业也正在发生(这一变化)。这里列举了几家中国的新兴科技企业:石头科技,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的算法把扫地机器人做到横扫全球,成为世界最领先的企业,全球销量第一名;深圳的企业影石创新(Insta360),从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运动相机特别是在全景相机领域遥遥领先,海外业务占比已经达到80%,覆盖全球超过60个国际和地区;禾赛科技,其主要产品为激光雷达。过去几年里激光雷达的供应商也已经从以美国公司为主变成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占率非常高,禾赛科技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梅卡曼德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的视觉和机器手配合起来给产线去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走向世界。总结的话,在改革开放的早年,通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制造能力、中国的制造质量;中国的科技企业通过过去几年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也向世界证明了其强大的竞争力。而对一个国家科技产品的认同,对一家国家科技企业的认同,所需要的时间、能力远超过一个国家的制造能力要走过的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企业、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通过过去十几年的努力,已经走出了这条道路。我们认为在未来,在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的潜力、机会已经具备,很值得期待。

创投和科技发展有着非常天然的一种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创投行业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很多投资的机会。

创投和科技发展有着非常天然的一种关系——创投的特性是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这决定了创投资本最愿意冒风险支持技术创新;创投的作用机制是从输血到造血的创新闭环,也就是说和其他金融产品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创投不但是能够投资,而且在企业造血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里面的很多工作;创投能够寻找到最有潜力的创业者和创新方向;中国绝大部分创投的投资都投向了科技创新领域,包括AI 、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等。

经过十多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中国创投行业在过去几年面临不少的挑战。最近我在跟国际投资人、美元LP谈到中国机会的时候、谈到挑战的时候,我都会跟大家讲这个观点:从全球来看,要做创业投资,要把钱投向哪里?看看这张图答案就出来了。这里面是从1990年开始,创投投资过后最大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企业都有哪些。如果我们仅仅看拿过创投的钱,且2010年后创立的企业,截止到今年4月25日,其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全球一共有7家企业,其中6家来自于中国。这就是投资中国的原因,这就是投资中国的机会。我相信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的科技创新,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多巨大的投资机会,造就更多有投资潜力、巨大回报的企业。


机会都来自于哪里?我列了一些我们关注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再生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等——人工智能。从过去几年投资人工智能的基座、基础设施,到未来几年人工智能从“能用”变成“好用”,而且是可以比较随意、随心、便宜地去使用。未来几年,这个大的转折就会发生,我相信从2025年开始,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这件事情就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生物医药。人口老龄化,以及不断有新的、特别小的病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都是生物医药新一代创新非常好的机会;再生能源。历史上的能源大国都是拥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未来的五十年里面,我相信能源大国是制造大国、是科技大国,谁能够把新材料研发做得更好、谁能够把新能源设备设计得更好,谁就是能源大国。

今天我们是在深圳交易所的主场参加全球投资者大会,作为创投机构,我们也希望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无论是源源不断地向交易所输送优质的待上市企业,还是在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董事、股东等角色参与,提升公司的治理规范……此外,在收购兼并这些方向,我们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

我们希望通过和深圳交易所及中国资本市场同行者更深入、更进一步的合作,让中国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成长得更好。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