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港股周线六连阳!中美关减压激活配置窗口,科技+消费双主线引领结构性行情

有连云 2025-05-19 16:50 1822阅读

上周(5月12日至5月16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其中,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居中上水平,恒生指数全周累计上涨2.09%,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9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指数累计上涨1.92%。主要因中美关税缓和提振市场信心。从周线来看,恒生指数已实现六连涨。

港股一级行业中,上周11个行业均上涨。其中,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83%、3.52%、2.49%;公用事业、房地产、材料涨幅居后,分别上涨0.04%、0.1%、0.32%。

上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312.74亿港元,较上上周上升309.75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日均值为9.99%,较上上周上升0.04个百分点。上周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约86.85亿港元,创下2024年3月以来,单周净流出新高。

截至5月16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10.42倍、1.09倍,分别较上周五上涨1.69%、2.28%,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69%、68%分位数水平。5月16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6BP至4.43%,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5.17%,为3年滚动均值-1.97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11%分位。

上周A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港股市场。截至5月16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1.33点至134.11。

消息面上来看,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5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制药商降低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的药品价格保持一致。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美国4月未季调CPI同比上涨2.3%,连续第三个月低于预期,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为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4月PPI同比上涨2.4%,好于预期的2.5%,前值3.4%。

与此同时,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证监会正式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

中美仍然相互保留加征10%关税作为战略威慑,且对特定行业的结构性关税尚未触及,未来贸易关系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国内降准降息利好已落地,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有望提振港股盈利表现,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关税暂停的一个季度内,进一步抢出口及加速出海或仍可支撑中国经济数据,宏观增长预期有望上修。此外,全球航运贸易从之前的禁运水平缓解,大宗商品需求或逐渐见底。全球市场或经历阶段性Risk-on情绪,利好风险资产表现。往后看,这次关税升级到快速降级的经验表明,虽然未来不排除依然有反复,但达到4月超高水平的“禁运”风险明显下降。港股风险溢价和经济压力的尾部风险减缓,市场震荡中枢上升。趋势性上涨行情需关注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兑现。

中国资产相对表现逻辑依然有效,全球主要股市如美、欧等以美元计价的表现均已超过4月1日之前水平,但中国资产尤其是中概股及恒生科技等反而相对跑输(4月1日至5月16日恒生科技-2.7% vs标普500 +5.8%)。中国资产重估逻辑被3至4月贸易摩擦急剧升级所打断。

相关机构指出,走到当前位置,一是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基本符合预期,但对中国关税水平好于预期,中国资产存在补涨空间;二是过去美元趋势性走弱阶段,人民币并未相对美元大幅升值,中国增长预期修复背景下人民币资产有重估空间。我们中期依然看好港股市场相对表现,去美元化和全球资产再配置或尚未结束。

南向资金转为流出,被动外资流入边际扩大。外资方面,截至周三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9.0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入2.5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3.3亿美元规模略有扩大,被动型外资净流入扩大至12.3亿美元。南向资金方面,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出日均16.0亿人民币、总计流出约80亿,环比前一周下行(vs 日均流入17.0亿人民币、总计流入约67.8亿);南向资金活跃个股中,流入前三大分别为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空头方面,过去一周恒指沽空占比10.5%,近一周下行0.2pct。产业资本方面,过去一周港股周度回购金额约22.4亿港元,与前值相同。

港股或仍具相对收益,科技+消费是配置主线,关注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往前看,美国对华关税水平低于市场预期,出口链压力减弱下中国增长预期或抬升,尤其是在此前并未跟随其他货币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均有补涨空间。

历史上看,人民币走势与港股收益相关性较强。人民币走强能够同时改善香港贸易条件,并且提升整体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我们依然看好港股相对全球市场的收益表现。操作上,建议配置:1)具备政策刺激预期的泛消费,尤其是同时受益于 AI 应用落地和内需预期改善的标的;2)一季度业绩稳定,盈利预期抬升明显、自主可控逻辑坚实、存政策预期支撑的港股硬科技方向;3)红利仍可作为底仓配置,建议关注存 AI 相关进攻性逻辑支撑的通信方向以及受益于人民币资产重估、业绩稳定、赔率较好的金融板块等。

板块相关基金: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

恒生医疗ETF(513060)

产品风险等级: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