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直击中国平安2024年度股东会!分红底气从何而来?500亿发债背后有何深意?

新浪财经 2025-05-13 21:56 1.2w阅读

5月13日,中国平安召开2024年度股东会。董事长马明哲、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等管理层就股东关心的市值管理、投资策略、人工智能应用等核心议题作出回应。

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

良好稳健的业绩是持续分红的底气

也是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础

中国平安业绩表现如何?付欣在会上给出答案: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的营业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核心的寿险业务NBV(新业务价值)实现高速增长,其价值将会持续体现在利润和业绩回报上。

郭晓涛进一步阐释了寿险业务的增长逻辑:近年来,寿险业务在代理人、银保、社区金融服务以及下沉渠道等方面同步发力,实现四驾马车驱动寿险业务发展。在代理人渠道,目前经过改革已稳定在30余万人,已经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发展到“精兵强将”的阶段。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公司代理人渠道实现了“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发展趋势,人均产能、人均收入在稳步提高,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据该公司2024年报披露的数据,2024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28.8%。

另外,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268.64亿元,同比增长5.0%;集团总资产首次突破13万亿元,达13.18万亿元。

付欣指出:“核心业绩的稳健是中国平安保持持续分红的底气。”

根据分红预案,公司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55元,同比增长5%。事实上,中国平安过去超过十年的年度分红均实现持续增长,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4000亿元。

在市值管理方面,董事会秘书盛瑞生强调,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将其视为核心工作之一。

在盛瑞生看来,战略清晰、坚定执行、良好业绩是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公司会综合考虑股东回报、公司发展需要,平衡各项资本的长期规划使用,做好市值管理工作。

“市值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关键要看我们管理层的战略规划和统一指挥,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一定会努力创造良好业绩,给股东更好的回报。”盛瑞生说。

此外,盛瑞生还回应了管理层薪酬与员工持股问题。他指出,公司对管理层薪酬有严格管理机制,管理层薪酬在同等规模的上市公司中处于 “低分位”水平,管理层总薪酬支出远低于利润的万分之五。

在员工持股方面,盛瑞生介绍,目前公司有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即公司回购股票后授予或以低价卖给相关员工,该计划目前参与人数达到15万人。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将薪酬转化为员工持股,将员工薪酬和公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长期共赢。

珍惜股东的每一分钱并发挥最大价值

投资策略遵循“五个匹配”原则

今年4月,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境内债券融资工具的议案》。根据议案,为了满足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优化资本结构,调整公司债务结构,降低财务融资成本,公司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债务融资,在境内一次或分多次发行本金不超(含)50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资本补充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及其他监管机构许可发行的境内人民币债券融资工具。

针对股东提出的“为何发债融资”的问题,中国平安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中,此举有助于提升集团未来的资本灵活性,也有助于提升资本回报ROE。马明哲补充强调:“股东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我们很珍惜。将股东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价值是我们的工作。”

马明哲还指出,资本规划与业务发展密切相关,“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前景良好:当前人寿保险、医疗保险逐渐成为刚需产品,发展速度很快。他强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本规划需要前瞻布局,未来在资本的筹集和使用方面,会兼顾考虑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变化,实现资本规划与业务发展需求相匹配。

谈及利率下行周期的投资策略,郭晓涛表示,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遵循“五个匹配”原则:始终坚持周期匹配、资负匹配、收益匹配、风险匹配、与竞争对手匹配。

“我们会从更长周期、全面化的角度配置资产,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率。”郭晓涛透露,中国平安近年频频增持、举牌银行股,正是基于对利率下行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提前进行资产配置、提前布局。事实证明,以国有大型银行股为代表的相关投资标的收益表现亮眼,推动公司投资收益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

郭晓涛表示,未来,公司会持续关注监管政策变化,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会关注新质生产力、新的行业变化,持续增加资产配置,为股东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

对科技、AI的投入已持续超15年

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业的各个环节全面铺开

在科技与 AI 应用领域,郭晓涛透露,平安集团对科技、AI的投入已持续超15年。早在201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就曾在内部高层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有四大关键因素:数据、算法、算力、场景,而平安在数据和场景两个方面有着核心优势。

在数据方面,公司过去多年来构建了“953”AI科技底座,即9大数据库、5大实验室和3大科技公司9大数据库,包括5大医疗数据库和4大技术服务。在场景方面,平安集团在综合金融方面有着全面的技术牌照,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平安客户。在医疗服务方面,服务了大量健康医疗的客户,拥有全行业最丰富、最广泛的公益产品。算力方面,公司一年利润超千亿,可以大量投入科技领域。

中国平安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在年报数据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搜索全文后发现,“科技”至少被提及125次,“数字化”至少被提及40次,“AI”被提及27次,“人工智能”被提及10次。

马明哲表示,平安一直坚持前沿科技布局,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业的各个环节全面铺开。如2024年,中国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在公司风控和计算方面,人工智能打开了一个天窗,让公司能够更精准地定价;在营销方面,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高效地出具方案。

会上,有股东提问平安的科技能力,将平安与腾讯、华为比亚迪并称为深圳科技 “四姐妹”,郭晓涛回应该股东表示,“期待在人工智能时代,平安的竞争力会增强,不辜负科技四姐妹这样一个名称。”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