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北京农商银行2024年“成绩单”扫描:营收与拨备前利润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8 18:42 2714阅读

近日,北京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北京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同比增长18.09%,近五年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趋势持续向好,净息差实现企稳回升。不良贷款率0.96%,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322.71%,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较上年末提高40.61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有效增强。

在银行业整体经营绩效承压的背景下,北京农商银行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实行多目标管理,在推动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有效的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积极应对环境变化,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贷款投放规模和速度均创新高

当前,净息差持续收窄已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监管指标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相较2023年4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69%继续下滑,创下历史新低。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已多个季度在满分线1.8%以下。但是,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未来仍需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在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下,从负债端来看,银行既需要稳定负债规模,又需要降低负债成本。包括采取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加强存款定价和期限管理,积极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等举措。除了负债端,银行也需要在资产端、非息收入等方面努力。

现实中,相较于其他股份银行,农商行的净息差下行压力更大。

面对严峻挑战,北京农商银行不惧压力,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强系统性资产负债管理,用结构性改革应对息差收窄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贷款投放数量和速度均创新高,全年累计投放贷款超3000亿元,各项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年初提高3个百分点。

北京农商银行涉农、普惠小微、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实现倍增。与此同时,票据贴现资产余额较上年末下降36.8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3.79%。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以存款增加有力支持资产增长,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趋势持续向好。报告期末,吸收存款本金为8457.64亿,较上年末增长3.86%。在资产端利率下行的情况下,该行年末实现利息净收入116.94亿元,净息差实现企稳回升。

润泽实体经济,

全年营收与拨备前利润两位数增长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综合化金融服务是破解低利率经营困境的有效手段,银行通过整合资源降低边际服务成本,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客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深度绑定,推动客户粘性增强与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同时平衡经济周期影响,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实现更加稳定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北京农商银行董事长关文杰日前发文表示。

简言之,就是要丰富产品货架,增加客户黏性,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北京农商银行吸收国际经验,2024年以生态下沉为突破,强化主阵地的场景化融入与创造,创新产品,跨界整合,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一是深耕支农支小主业。北京农商银行深度参与“数字京村”平台建设,创新“保供e贷”“农保快贷”等产品,优化“新民居”贷款助力乡村住房升级,2024年投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70亿元,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北京农商银行推出“链动农商——走千企访万户”专项服务活动,构建“一核五链”的服务模式,全年触达客户7.8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较年初增速分别达33%、44%。

二是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北京农商银行大力支持首都建设发展,成功支持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丽泽数字金融科技园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支持“3个100”、北京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合计40个、提供授信414.45亿元。

联合津冀等多地农金机构搭建农金体系联合发展共同体,共同构建农金体系通用平台、通用技术,打造“生态+批量”接力获客发展模式。截至报告期末,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授信余额635亿元,涉及项目95个。

系统部署金融“老字号”服务“北京老字号”,金融支持党建引领老字号产业创新联盟,累计为老字号企业提供54.55亿元授信支持。

三是消费场景深度渗透。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背景下,北京农商银行通过搭建专项工作组、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深化场景生态建设等组合拳,2024年全年累计投放“两新”贷款超240亿元。

该行还聚焦高频生活场景,打通微信、支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打造“金融+消费”生态圈,通过大量“好玩”“实惠”渗透至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游”场景中的优惠服务,2024年快捷支付带动消费总额超1900亿元。

四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润泽实体经济。

以科技金融为例,北京农商银行构建起“专精特新信用贷+科技人才贷+科技订单贷”三大核心产品为引领的75项综合服务矩阵。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3年前实现翻倍增长,客户数增长2.5倍;

助力绿色经济增长,北京农商银行聚焦“绿色+”发展理念,全年新增“绿色+制造业”“绿色+科技”“绿色+涉农”贷款投放超100亿元,为16个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百亿元;

探索“金融+养老”一站式服务模式,与北京睦邻法律服务中心签署“金融+法律”全面合作协议,开展“智慧年华 银法同行”公益法律咨询活动,积极构建养老服务新生态。

以综合化服务为依托,多管齐下,北京农商银行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

财报显示,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同比增长18.09%,近五年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资产质量稳定,

不良率降至0.96%创三年最优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破除“速度崇拜”,踏上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银行业发展也不例外。打破“速度崇拜”后,传统的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已不合时宜,银行业不再以规模论英雄,以量补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在“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高质量转型中,北京农商银行以45项机制改革构建风控护城河。

按照“效率、服务、质量、价值”原则,北京农商银行梳理精简组织架构,优化调整部门职能,有效释放基层人力资源;积极建设强大专业总行,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科学主干体系,建设风险偏好量化传导机制,经营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总行解决问题的响应能力优化改善。

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控,北京农商银行围绕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智慧经营与运营、监管合规审计和信息科技安全与运维四大主题全面系统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数字技术对业务发展的赋能成效。

这一年,北京农商银行加强系统性资产负债管理,各项改革提速,风险偏好量化传导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各项风险指标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财报显示,该行全年不良贷款率0.96%,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同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0%,较去年三季度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4.93%,一级资本充足率12.4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4%,均满足监管要求;拨备覆盖率322.71%,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同比提高40.61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有效增强,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年,北京农商银行以存款增加有力支持资产增长,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趋势持续向好。报告期末,银行资产总额12652.15亿元,同比增长2.11%;股东权益1009.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25%。

仔细阅读北京农商银行2024年财报,可以发现,这是一份在多目标动态平衡中,与时俱进的答卷,它既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微观样本,更显现出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商业银行多管齐下,压降成本,稳中求进的发展之道。

2025年将是北京农商银行五年战略规划收官与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北京农商银行关文杰日前在《银行家》杂志发文表示,北京农商银行将以有效的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积极应对环境变化,重塑“两大核心竞争力”,向着“智慧农商、繁荣生态、联结亲情、共创幸福”发展愿景阔步前行。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