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魏薇 2025-04-28 12:36 9.9w阅读
去年底的媒体恳谈会上,戚金兴表示,2024年是他最满意的一年。这一年,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滨江集团在“主动卧倒、匍匐前进”的战略下,按既定方向完成了目标和任务。
随着2024年业绩报告的发布,滨江集团以一系列扎实的业绩数据,再次印证了其作为行业稳健派房企的实力。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1.52亿元,利润总额达59.34亿元,同比增幅17.85%;净利润为37.91亿元,同比增长32.94%,归母净利润录得25.46亿元。
销售端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4年,滨江集团实现销售额1116.3亿元,位居克而瑞行业销售排行榜第9位,排名较2023年提升2位,并连续第七年蝉联杭州市场销售冠军。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凸显了滨江在核心城市的品牌号召力,也反映出其产品力与市场策略的有效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滨江集团成为TOP10房企中唯一的民营房企,这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企与央企占据主导的竞争格局中显得尤为珍贵。
战略稳:坚守杭州、进拓长三角,不确定中锚定确定性
土地储备与区域布局是房企未来发展的基石。
2024年,滨江集团在土地市场上延续了审慎与精准的投资策略。全年共新增23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投入224.4亿元。其中,杭州市场仍是主战场,全年斩获22宗土地,市场占有率达37%,进一步巩固了其“杭州一哥”的地位;省外布局则谨慎推进,仅在南京新增1宗地块。
截至报告期末,滨江集团土地储备中杭州占比70%,浙江省内非杭州城市(如金华、湖州、宁波)占比20%,省外占比10%。这一结构既确保了核心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未来拓展预留了空间。
戚金兴指出:“我们接下来就是5个优:优质城市、优质地段、优质项目、做优质产品,然后是和优质企业合作。滨江的库存要降到企业非常健康的档位。2025年还会继续减少在不确定的城市拿地,省外瞄定个别城市。原则上在上海之外,其他城市从正规军变成游击队。”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之上,滨江集团的战略版图愈发清晰:一方面继续深耕杭州,2月以6.5万元/平方米楼面价获取湖墅单元地块,3月以7.74万元/㎡楼面价竞得水电新村地块,刷新杭州住宅地价纪录;另一方面谨慎拓展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如同在棋盘上落子,每一步都经过精密测算。
截至目前,滨江集团今年已获取12宗土地,杭州占8宗。这种精准的区域聚焦,使得滨江集团能够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熟悉且市场潜力巨大的区域,减少了因盲目扩张带来的资金风险。
滨江集团管理层认为,杭州是同规模城市中经济活动最强、相对经济规模最大的,人才最向往、就业机会相对更多,营商环境好、环境宜居的城市。滨江集团还将重点关注杭州和浙江市场,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当下市场利好。
2025年,滨江集团的目标销售额设定为1000亿元左右,行业排名保持在15名以内,全国市场份额力争突破1%。滨江集团会在最熟悉的城市,最熟悉的地段,做最熟悉的项目,和优秀的企业合作。
财务稳:融资利率创新低,权益货币资金首次大于权益有息负债
财务稳健性方面,滨江集团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
截至2024年末,其权益有息负债规模降至305亿元,较年初减少55亿元;权益货币资金余额327亿元,较年初上升10.47%。
这是滨江集团历史上首次权益货币资金大于权益有息负债,这一转变极大增强了滨江的财务安全性,也增强了其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其债务期限配置更趋合理,短期债务规模103.68亿元,占总债务的比重为28%,显著低于371.4亿元的期末货币资金储备。现金短债比达到3.58倍,短期偿债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优化至57.88%,净负债率低至0.57%,核心指标均远优于行业安全阈值。
融资成本的降低,也是滨江集团财务优化的一大亮点。2024年滨江集团的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较2023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创近几年最大降幅 ,也创下历史新低。
这一融资成本不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在民营房企中处于领先地位。回顾过去五年,其综合融资利率已经从2020年的5.2%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3.4%。
银行授信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末,滨江集团共获银行授信总额度1215.54亿元,授信额度已使用338.67亿元,剩余可用876.87亿元,占总额度的72%。直接融资可用额度上,截止报告期末已注册完成尚未发行的短期融资券额度13亿元、中票额度11亿元,可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2024年,滨江集团以稳健的财务表现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展现了民营房企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韧性。通过聚焦核心城市、严控财务风险、强化产品品质的策略,滨江集团不仅为自身构筑了护城河,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样本。
2025年,处在主动卧倒状态的滨江已经做好了随时站起来的准备。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