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上市城商行2024业绩盘点!郑州银行营收同比降超5%,北京银行净利排名被宁波银行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4-23 18:44 1.2w阅读

随着2024年报的持续披露,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成绩单“浮出水面”。

营业收入方面,2024年,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有13家均实现了正向增长,仅郑州银行同比有所下滑,同时,其营收座次亦降至第11名;归母净利润方面,仅厦门银行出现了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去年未能守住净利润“榜眼”位置,被宁波银行成功超越,退至第3名,同比微增0.81%。

从资产质量情况看,截至去年末,10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其他则与上年持平。其中,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79%。此外,在拨备覆盖率上,北京银行和郑州银行位居后两位,分别为208.75%、182.99%,虽已达标但仍存提升空间。

  郑州银行营收同比降5.78%,

  北京银行净利排名退至第三位

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

2024年,江苏银行营业收入继续位列上述14家银行榜首,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排名次之,营收均超过600亿元;上海银行南京银行位居第四位、第五位,均超过500亿元。

同时,上述银行中仅厦门银行去年营收未及100亿元,为57.61亿元。不过,该行在2023年增速为负,去年实现了正向增长。

而在14家上市城商行中,仅1家营业收入为负增长,即郑州银行,降幅为5.78%,同时,该行营收座次亦降至第十一位。

年报显示,郑州银行去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03.6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3.75亿元,降幅11.71%,占营业收入80.49%。其中,业务规模调整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10.43亿元,收益率或成本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24.18亿元。

与之对比,南京银行表现突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增速为两位数正增长,同比增11.32%。其中,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

归母净利润方面,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位列前三位,分别实现净利润318.43亿元、271.27亿元、258.3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2023年净利润在上述城商行中排名第二位,而去年未能守住“榜眼”位置,并被宁波银行成功超越,退至第三位,同比微增0.81%,增速创下近四年新低,2021年至2023年增速分别为3.45%、11.4%、3.49%。

去年净利润增速的“优等生”是青岛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增速均超过17%,分别为20.16%、18.07%、17.77%。

青岛银行副行长陈霜在去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为降低负债成本,在优化大类负债结构方面,青岛银行保持较高的存款占比;做好高成本存款量价管控,引导存款期限结构调整,同时运用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现金管理等工具,增加活期存款、结算性存款占比。此外,青岛银行多维度着手应对息差收窄压力,一是在考核和资源配置方面突出营收、利润,而不是规模,通过强化存贷利差、中收占比、经济资本回报率等考核,减缓息差收窄幅度;二是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高收益资产在生息资产中的比重,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对重点地区、优质客群增加信贷投放。

  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

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

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去年,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有10家银行均实现了不良率的下降,包括成都银行、厦门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北京银行、郑州银行,其他均与上年末持平。

其中,不良率最高的为郑州银行,达1.79%,高于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1.5%和城商行1.76%的平均水平。

据郑州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公司贷款不良率为2.05%,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中长期贷款不良率较高,达2.4%。此外,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56%,较上年末的1.72%有所下降。其中,信用卡余额不良率升至2.55%,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达2.25%。

拨备覆盖率方面,14家A股城商行拨备覆盖率指标集体合格,均高于150%的监管底线标准。

截至去年末,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500%,达541.45%;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均超过450%。不过,与2023年相比,三家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所下降。

位居后两位的是北京银行和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8.75%、182.99%,虽已达标但仍存提升空间。

北京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其坚持以现金清收为先,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清收化解不良,一体推进 “控新增”与“降存量”。坚持稳健的拨备计提政策,及时合理计提拨备。

从资本充足率方面看,两家银行的表现并不理想。其中,截至去年末,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1%,资本充足率为12.06%,分别较2023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

北京银行集团口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7%、资本充足率为13.06%,与2023年末相比,分别下降0.26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0.31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苏州银行排名连超三家银行

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注:根据银行年报及业绩快报整理

从资产规模上看,截至2024年末,14家A股上市城商行总资产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仅上海银行、郑州银行和厦门银行为个位数增长,其他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其中,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增速均超过15%,分别为16.12%、15.28%、15.25%。

整体来看,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仍位居上述银行之首,规模超过4.2万亿元;江苏银行紧随其后,规模接近4万亿元;其次是上海银行、宁波银行,规模均超过3万亿元。规模最小的是厦门银行,为4078.2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位的江苏银行与第一位的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正在进一步缩小,2023年时,两家银行相差3400余亿元,而2024年相差2600余亿元。

江苏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115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贷款余额2095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

中金公司银行研究团队指出,2024年年报业绩显示出银行基本面边际改善迹象,业绩回升主要得益于负债成本压降带来的息差下行速度放缓、债券相关投资收益的浮盈兑现以及预期风险水平下降带来的拨备节约,但在信贷需求复苏不明显、资产质量潜在压力仍在(特别是零售信贷)、债券收益波动的背景下,这些改善能否持续还有待于政策刺激对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效果。

那么,城商行应如何明确自身差异化定位,打造独特优势?多家城商行在年报中提及自身区域优势发展。比如,宁波银行方面表示,公司以“区域市场,协同发展”为发展策略,深耕经营区域,优化网点布局,根据经营区域的客户特点,持续发挥总分支行高效联动优势,发挥与子公司的高效协同优势,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及时优化业务策略,确保业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年报致辞中指出,将坚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集聚改革转型动能,强化战略支撑水平,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奋力迈进。

杭州银行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策略,以覆盖率及市场影响力提升为目标,促进客户结构优化和自身专业能力提升。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