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新材料大佬”收购自家公司,新莱福是赚是亏?

野马财经 2025-04-17 15:20 1.7w阅读

作者 | 赵普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华为耐克、联想......背后的功能性材料供应商新莱福(301323.SZ)在持续投资、收购同时,正面临现金流下降的风险。

近日,新莱福计划收购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金南磁材”)备受关注,因为穿透股权关系后,新莱福实际控制人汪小明是金南磁材的最大股东,同时还兼任后者董事长,明显属于关联交易。

“野马财经”梳理发现,新莱福在申请上市期间,交易所曾在审核问询函中就金南磁材相关事项进行问询,主要关注新莱福与金南磁材的同业竞争情况。新莱福当时称,公司与金南磁材的产品在产品形态、产品用途、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等方面差异显著,相互间不存在替代性、竞争性。

但新莱福收购金南磁材这一关联交易还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汪小明曾任广东省钢研所所长,后带领团队研发功能性材料,并带领新莱福成功上市,成为“新材料大佬”。

如今在新莱福净利润增速放缓、现金流下降的背景下,汪小明能否为新莱福注入新机?

实控人汪小明层层持股,

关联交易切忌利益输送

近日,新莱福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金南磁材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经初步测算,该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4日开市起开始停牌。

交易对方为标的公司的全部股东,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圣慈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圣慈科技”)、广州易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易上”)、广东华农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华农资产”)、广州金诚莱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诚莱”)。

来源:企业预警通

“野马财经”查阅发现,金南磁材法定代表人为汪小明,新莱福在上市前披露的《招股书》中介绍,汪小明通过圣慈投资间接持有金南磁材30.73%股权,并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企业预警通”显示,目前汪小明持有圣慈投资54%股权,而圣慈投资持有金南磁材50%股权;同时,汪小明还分别持有广州易上6.67%股份、金诚莱1.55%股份,广州易上和金诚莱则分别持有金南磁材24%股份和11%股份。

从汪小明履历来看,他很早就在金南磁材的上述股东公司中担任董事或高管。比如2008年11月至今,汪小明历任广州易上董事、总经理、董事长;2009年6月至今,汪小明任金诚莱董事;2017年7月至今,汪小明任圣慈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

从上述股权关系来看,新莱福收购金南磁材是很明显的关联交易,但尚未披露具体交易金额及定价依据。由于新莱福实控人汪小明间接持有金南磁材股份比例较高,因此这场交易中,汪小明从中受益情况也颇受市场关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汪小明持股并任董事长的广州易上不仅是金南磁材的股东,还是新莱福第二大股东,这种交叉持股结构让交易的定价和资产溢价情况颇受关注。

来源:罐头图库

北京也迪律师事务所吴振华律师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收购实控人关联公司,属于关联交易,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同业竞争问题和利益输送问题,不得损害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一般而言,监管机构会关注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等问题。收购方需聘请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交易价格进行评估,确保价格公允。”吴振华律师认为,上市公司在收购实控人关联公司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合规性,充分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现金流大降近80%,

新莱福产能释放仍待观察

新莱福作为全球宽幅柔性磁体材料领军企业,在吸附功能材料——磁胶材料及电子陶瓷元件——环形压敏电阻等两类产品方面,已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新莱福2021年全年吸附功能材料——磁胶材料的收入为6.14亿元,占其预测2022年全球市场总额的18%;在电子陶瓷元件——环形压敏电阻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新莱福有刷微电机用环形压敏电阻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9.4%。

来源:公司财报

凭借功能性材料的领先优势,新莱福在2023年6月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9.45亿元。

其中,复合功能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合计5.8亿元;敏感电阻器产能扩充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2.5亿元。

另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新莱福2024年以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数据并没有增加。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新莱福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已从2023年的13.24亿元,下降至2.83亿元,降幅高达78.63%。

来源:东方财富网

在募集资金基本耗尽的同时,新莱福总负债还有约1.54亿元,从新莱福的账面资金来看,目前仅2.83亿元是否能够收购金南磁材还未可知。

不过,新莱福已表示收购方式包括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两种,是否会增发股份还有待观察。

新莱福的财务压力已经开始显现。2023年新莱福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8亿元,同比下降33.83%;2024年第三季度末,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8788万元,全年数据目前尚未披露。

新莱福募投项目的进展也值得关注。目前,新莱福子公司磁材公司二期厂房项目已完成建设,但预计2025年3月份完成联合验收。但何时转化为实际产能,进而贡献营收尚未明确。

此外,新莱福片式压敏电阻业务虽然在2024年有所增长,但2025年仍需进一步加快工厂搬迁;其透明防辐射材料也计划在2025年组建量产线。这些计划在2025年的量产情况能否按计划实现仍有待观察。

从钢研所到磁材龙头,

汪小明能否继续扩张?

汪小明的创业历程也是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8年,这位前广东省钢研所所长带领团队创立新莱福,初期以代工生产为主。2009年,团队分离出工业用磁材业务成立金南磁材,形成“民用吸附材料+工业磁材”双轨发展格局。

汪小明主导研发的柔性宽幅磁胶材料打破国际垄断,使公司成为宜家广告磁材核心供应商;环形压敏电阻年销量超12.7亿只,占据全球30%市场份额。尽管公司在互动平台澄清未直接与苹果合作,但其产品通过供应链间接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来源:公司财报

而汪小明实控的金南磁材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开发、生产、销售微特电机用关键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精密合金件以及软磁合金、电磁吸波材料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动工具、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电磁兼容及物联网等领域。

据官网介绍,金南磁材客户分布全球,多达800余家,包括富士康、索尼、马牌、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

当前新莱福市值为37.25亿元,股价35.5元/股,相比较2023年上市当天创下的最高股价55.56元/股,跌幅已达36.1%。

“野马财经”还关注到,吸附功能材料是新莱福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贡献的收入为2.8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近七成。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莱福营业收入为6.53亿元,同比增长15.75%,但净利润增速放缓,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96%,而2024年前三季度仅增长1.98%。

来源:公司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新莱福海外业务占比超50%,虽然在越南、美国等地设有基地,但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仍可能影响其出口业务。

新莱福此次收购能否提升协同效应,仍需时间检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警惕“资本故事”背后的财务风险。

你觉得关联交易该如何保证公平公正?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来源:野马财经

来源:野马财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