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7天5板贝因美(002570.SZ):三大问题遭监管重点关注!董事长谢宏等收警示函

有连云 2025-04-17 11:14 2.1w阅读

2025年4月16日晚间,A股“奶粉第一股”贝因美(002570.SZ)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这份警示函直指公司存在的三大问题——收入确认不合规、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财务资助事项未及时披露,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宏、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金志强等多名现任及时任高管被点名追责。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监管披露当日,贝因美股价尾盘再度涨停,近7个交易日已斩获5个涨停板,年内涨幅超七成,市值攀升至近80亿元。

财务信披不实与股东占资成焦点

浙江证监局现场检查发现,贝因美收入确认方式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导致定期财务报告准确性存疑。这一问题直接指向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业绩真实性的判断。更为严重的是,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在2021年、2022年分别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091.66万元和1693.55万元,尽管资金在当年内归还,但暴露出公司内控失效及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风险。此外,公司对广西全安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资助事项未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进一步暴露了信披机制的疏漏。

基于上述违规行为,浙江证监局对贝因美、控股股东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将记录于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其中,谢宏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对三项违规负主要责任;时任财务总监陈滨、时任董事会秘书李志容等也被追责。监管要求公司及控股股东“认真整改”,但贝因美在公告中强调,该措施“不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历史劣迹与业绩波动埋隐患

此次警示函并非贝因美首次触碰监管红线。回溯历史,公司曾因业绩预告“变脸”引发市场哗然:2021年1月,其预告2020年盈利5400万至8000万元,但三个月后修正为亏损3.28亿元,前后差异巨大,导致公司及高管被通报批评。此外,2019年公司承诺回购股份2.5亿至5亿元,最终仅完成4600万元,因“忽悠式回购”收到监管函;独立董事高强更在2021年因短线交易致歉。

业绩方面,贝因美长期陷入“亏损-微利”循环。2016年至2023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20亿元,仅2018年、2021年及2023年实现微利,2022年再度亏损1.76亿元。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91%至20.87亿元,净利润7179万元看似回暖,但其扣非净利润常年为负,主业盈利能力仍存疑。

概念炒作推升股价与机构分歧

与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贝因美近期股价狂飙。自2024年9月低点2元/股起步,至2025年4月16日收盘7.3元/股,累计涨幅近两倍。4月8日至16日的7个交易日内,公司更录得5个涨停板,单日换手率最高达44.52%,成交额突破32亿元。龙虎榜显示,游资与机构博弈激烈:4月16日买入前五席位合计买入4.17亿元,其中国泰海通证券上海海阳西路营业部豪掷8508万元;卖出前五则合计抛售2.98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占据两席。

市场普遍认为,此轮炒作与“多胎概念”相关。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若生育补贴政策落地,婴配粉需求或短期提振,尤其是0-1岁婴幼儿的1段、2段奶粉。然而,贝因美核心收入仍依赖传统奶粉业务,2023年奶粉营收占比约九成,其布局的母婴生态及成人营养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信披考评垫底与投资者警示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显示,贝因美近三年评级均为C级(合格),在上市公司中处于下游水平。结合此次警示函,公司治理缺陷暴露无遗。浙江证监局特别要求控股股东“杜绝违规行为再次发生”。

对于投资者而言,贝因美虽因题材炒作短期走强,但其业绩不确定性、监管风险及股东层面的流动性压力均构成隐忧。监管警示函的落地,或为狂热的市场情绪敲响警钟。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