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智通财经

连线全球资本市场。

破浪者新生:2025【新港股】指数的AI进化论与策略重构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09:32 1.3w阅读

2025年初春的港股一片生机勃发,恒生科技指数从1月13日到2月19日单月涨幅超过33%,科技股相继发力,市场一片欢腾,资金纷纷下场争先恐后竞逐标的。进入4月,特朗普关税2.0的出台让4月7日的恒生指数跌掉3,021.5点,成为2025年的“黑色星期一”。市场一下从山顶滑向山底,投资信仰崩塌的不在少数,但在所有人都茫然顿挫,惶恐不安之时,西京投资主席兼投资总监刘央女士却难得“慢”了下来。稳坐在25年的办公室,俯瞰维多利亚港湾,她决定按下【新港股】指数重构的启动键,为过去4年的【新港股】赋予新的加速器和护盾。无数人笑谈,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便恐惧,在历经三轮周期,买过超过500家中小企业,目睹港股跌宕起伏,这一轮的升跌早在她的预料之中。事缓则圆,如今的刘央和她的【新港股】策略在科技革命与产业裂变中寻得了新生航道,准备破浪新生。

一、 潮退时分:2020-2024【新港股】策略迭代启示录

回望2020年那个冬至,恒生指数28,000点的关口前,市场正陷入"漂亮50"的集体狂欢。彼时MSCI中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45%,而市值低于50亿港元的公司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西京投资主席兼投资总监刘央在市场为白马股马首是瞻的僵局中首次提出【新港股】策略,发起【新港股】指数,对外公布了第一批【新港股】指数名单。那一刻如同在白马群中点亮5盏星火,努力照亮被遗忘的中小创新企业。

初生牛犊,【新港股】一路高歌猛进,伴随着2021年恒生指数突破31,000点,【新港股】稳步攀升,先后于2021年9月及2022年1月推出了第二批及第三批【新港股】名单。15只【新港股】齐聚发力,促使了2022年4月【新港股】基金的诞生。然而也是在这一年,俄乌战争打响,紧接而来的各方调整撕开了所有浪漫想象:美联储暴力连续加息525个基点,恒指全年下跌15.3%,2022年10月恒指一度跌至14,769点,市场似乎一夜回到1997年,微型股流动性几近枯竭。尽管进行数次的动态调整,但纵观过往,【新港股】曾经入选过的指数成分股已有2家企业退市,7家市值缩水超80%。【新港股】策略自2020年12月21日发布以来,从一骑绝尘到2024年3月底开始逐渐跑输恒生中国新经济指数,究其原因居然是因为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将政府利率从-0.1%提高至0至0.1%范围内,结束了自2016年以来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残酷的数据或许揭示了真相,全球经济秩序混乱和在系统性风险面前,港股潜力小市值策略犹如独木舟直面海啸,难挡风雨飘摇。在地缘政治非常严峻和金融市场极度波动之时,没有什么策略可以跑赢大市,而大市也在随波逐流!

image.png

今朝风声鹤唳,【新港股】中亦不乏佼佼者,第一批入选的映宇宙(03700)和阜博集团(03738),第三批选入的中国电力(02380)和2024年动态调整入选的兴达国际(01899)在2024年均业绩不凡。最为亮眼的要数映宇宙,2024年股价全年涨幅175.9%。其余正回报成份股分别为阜博集团全年涨幅54.8%,中国电力全年涨幅10.5%,兴达国际也获得正收益1.4%。深入调研便会明了,这些在曲折中逆势而上的公司,均是与AI科技,虚拟资产,新能源强关联的公司,这也给【新港股】的2025年布局和调整指明了方向!港股于疫情开始后陷入挣扎之中,三年的惨淡低迷,直到2024年底才结束下跌颓势,大盘指数终于迎来全年的正回报。可以说【新港股】的三年,正是金融市场投资理念颠覆的三年,亦是上市公司大洗牌的三年!

二、多重螺旋破局:AI科技,现金流,持续向上的同频共振

2023年ChatGPT的第一声春雷震耳欲聋,2025年伊始DeepSeek的秀竹成林,AI正如雨后春笋般以前所未有势如破竹之速颠覆着当下的认知和整个市场。摩尔定律已被推翻,AI算力在过去几年中驶入了指数级增涨的快车道!算力需求正催生全新的投资逻辑。受DeepSeek大模型及科技巨头投入驱动,港股AI概念股交投活跃。2025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单日成交额达444.58亿港元,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近20%。特朗普1月20日宣布就职,虚拟资产狂欢,黄金日愈走强,让AI和Web3得浪潮越卷越高,殊途同“硅”,错过了2023年的惊鸿一瞥,那2025年便不能与AI擦肩而过!

在此背景下,【新港股】团队审视过往择选标准与现有的成份股,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决定开启指数重构步骤:

剔除标准:公司连续三年营收增速偏低,研发仍在传统赛道或科技类投入强度不足的企业,即传统行业且未能拥抱新质生产力的业务结构;

纳入标准:需满足【AI+】+【龙头】+【资源】,近12个月现金流为正。

我们相信新入选的成份股具有"技术壁垒+现金流"的双重特点,将使【新港股】指数在2025年逐步回到平稳且向上的轨道。

三、进化论启示:从达尔文雀到东方凤凰

2025年第五批【新港股】发布,成分股择选逻辑:聚焦硬科技与战略资源

在2025年【新港股】指数重构中,【新港股】团队基于刘央提出的“A+3”的2025投资策略,现金流护城河及技术定价权三大核心原则,对成分股进行深度洗牌。被剔除【新港股】指数的有诺辉健康(06606)、阳光纸业(02002)、民生教育(01569)、金融街物业(01502),剔除原因是上述成分股不再符合【新港股】指数定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偏离战略主线。上述公司虽具成长性,但其业务与AI和新能源等核心趋势协同性不足。阳光纸业(传统制造业)和金融街物业(物业管理)等公司缺乏技术壁垒和创新意识。二是财务韧性不足。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引发的市场震荡中,此类企业暴露出脆弱的风险抵御效能,短期内将受制于高端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和经营环境的恶化。同时剔除之企业在入选【新港股】以来营收增速均低于其他【新港股】平均水准,股价持续疲软且缺乏向上势能。

新纳入成分股:锚定AI与硬科技

第五批【新港股】分别为知行集团控股(01539),腾讯音乐(01698),招金矿业(01818),晶门半导体(02878)和吉利汽车(00175),以上调整于2025年4月17日收盘后生效。新入选公司将精准契合【新港股】指数的新三大战略方向:

1. AI与芯片:技术定价权的核心载体

知行集团控股(01539)

首间于港交所上市的能源服务公司。公司通过节能产品贸易,节能系统租赁以及绿色技术咨询服务三个板块在东南亚,中东迅速布局,帮助企业运用最新科技增加可靠度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低营运开支。公司通过ESG融资与技术商业化引领绿色转型,伴随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未来将运用“能源管理+绿色技术”双轮驱动,继续为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服务,截止目前,公司已有效为地球成功减少2亿公斤碳排放量。

晶门半导体(02878):

全球领先的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2024年的核心突破聚焦于车载显示驱动芯片量产、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如micro-LED和电子纸)以及全彩电子书显示IC交付。技术储备与产业链合作有望在未来2-3年释放增长动能,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2. 新能源汽车与数字化生态

吉利汽车(00175):

2024年全年海外出口41.5万辆,布局中东、欧洲等市场推出16款高端车型。收入突破2400亿,同比增长34%。开启全域AI布局,落地统一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智能汽车全域AI”布局的车企,AI技术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链路环节。星睿AI大模型与DeepSeek等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普惠化。

腾讯音乐(01698):

伴随中国数字音乐用户规模上涨,网络音乐需求与日俱增,腾讯音乐成为2024年文娱行业一枝独秀。在线音乐订阅收入较2023年大涨25.9%,达到了152.3亿元。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已经达到1.21亿。虽以音乐流媒体为核心,但腾讯音乐通过版权合作模式优化与AI技术应用,促使内容成本下降,创作端AI辅助作曲工具“启明星”上线,日均生成原创曲目超5000首,成本仅为人工创作1/10;消费端AI推荐算法升级推动用户日活回升至96分钟,广告收入提升;交互端举办虚拟偶像“星瞳”演唱会直播破亿人次,衍生品销售额超2亿。

3. 战略资源:抗周期波动的战略配置

招金矿业(01818):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地缘冲突频发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成为指数稳定器。招金矿业2024年收入115.5亿元,同比增长37.1%,远超一众市场预期。同时,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管理和生产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数智化转型战略落地。招金矿业实现DeepSeek满血版私有化部署,企业级AI应用紧密结合内部数据场景,将大模型响应速度提升30%,解决了数据安全与算力瓶颈问题,未来将逐步运用至生产技术当中,驱动发展提质与增效。

站在2025年的时间轴上回望,【新港股】指数的跃升恰似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进化论现场:

适者生存:原指数中成功保留的映宇宙最先开启出海及接壤ChatGPT于自身中台,并在2024年3月公告购入虚拟资产,公司管理层对趋势截点的果断出击,不仅迎来比特币突破10万大关,更在短剧,海外互联网发展上押中筹码!

基因重组:新纳入的公司将着重在芯片,AI应用,黄金储备,新能源相关领域,多为龙头企业,其中两只市值更是破千亿—吉利汽车与腾讯音乐,这也是本次【新港股】调整中的又一突破,不再局限于中小型股票,而是拓扩视野,纳入标杆,优中择优。

生态跃迁:新能源汽车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以及AI驱动的智能制造与供应链优化在促使相关企业拥抱AI,积极与AI链接,智造将更为快速迭代与蜕变。

颠覆旧逻辑:摒弃依赖单一赛道或低技术门槛的“伪成长”,转而聚焦“技术造血+生态协同”企业。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更具韧性的市场生态正在显现,【新港股】指数已不仅是一个策略和投资工具,将成为观察中国硬科技崛起的水晶球。正如维多利亚港从不拒绝任何方向的来风,真正的风口投资者,永远在浪潮裂变处迎接新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当资本市场的"河图"遇见科技革命的"洛书",刘央女士此番战略重构,不惟是投资组合的迭代,更是对"生生之谓易"的诠释。她还表示:“当算法开始解析工业缺陷,当资本学会用代码解析矿山,新能源驱动起车轮转动向前,香港便不再是旧时代的金融港口,而是硬科技浪潮的诺亚方舟。香港的金融基因便与硬科技浪潮完成了量子纠缠。” 而【新港股】指数,正是这场变革的坐标系。

来源:智通财经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