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 2025-04-02 12:20 1.7w阅读
全球化运营体系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罗宾
据IPO早知道消息,复星国际(0656.HK)于近日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2024年总收入录得人民币1921.4亿元;产业运营利润49亿元;四大核心子公司,包括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和复星旅文总收入达1346.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达70.1%;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2%;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为1,063.4亿元;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升至49.3%,同比增长6.2%;全年科创投入合计约69亿元。
报告期内,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175亿元等值,合并报表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300亿元等值。尽管单个项目带来的账面价值调整影响了2024年的财务表现,但复星的整体运营基本面及核心产业仍然稳健。
2024年,复星医药作为健康板块核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9.1亿元,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6.08%,其中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12.97亿元,同比增长8.93%,占比27.63%。经营现金流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药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
创新药研发方面,2024年,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7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16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于中国境内获批。
复宏汉霖于2024年实现连续盈利,净利润达8.2亿,同比增长50.3%。海外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1.2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0.76%。汉斯状于欧盟获批上市,汉曲优在美国和加拿大获批上市,开启北美商业化进程,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在秘鲁、尼加拉瓜及玻利维亚批准上市,汉贝泰在玻利维亚获批上市。复宏汉霖已有四款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在海外获批上市。
复星医药管理层在业绩会中表示,复星医药已经从产品出海模式进化到了研产销全方位国际化的全球运营能力,今年将强化全球市场的本地化运营及自建运营团队,持续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024年6月,复星医药通过子公司出售Gland Pharma 6.01%的股权,持股比例降至51.83%。报告期内,Gland Pharma合并营业收入为6.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全年税后利润为美元8400万元,同比增长6%,税后利润率为12%。2024年,Gland Pharma在美国仿制药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在美国推出了33款药物。
Gland Pharma还将通过扩大产能、凭借其研发管线(包括截至报告期末在美国提交的366项新药简略申请),提升其复杂注射剂与CDMO业务能力。另外,Gland Pharma将通过控股子公司Cenexi构建欧洲本土化制造能力。
复星医药在非洲市场的销售网络已覆盖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市场,2024年12月,复星医药与沙特SVAX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在中东北非及土耳其(MENAT)市场推动生物药的本地化生产与商业化。2025年2月,公司新设南宁药物销售平台,推进东南亚注册和商业化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增持复星凯瑞股权至100%,复星凯瑞主要从事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这也是复星在退出非主业的同时,为聚焦主业进行的一项布局。
最后,从集团财务结构看,复星国际时隔三年重回美元债市场,完成了2025年3月28日到期的8.7亿美元等值贷款的再融资,其中6.75亿美元等值为新筹组的一笔银团贷款。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执行总裁、CFO龚平在业绩会中表示,银团贷款和美元债的发行,有助于拉长债务久期,控制债务成本,但之后并不会将美元债发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复星在境内外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境内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已经打开,考虑到美元降息周期的不确定性,融资成本的置换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在重资产、重资本的业务上,集团会寻求低成本的融资来源。
另外,复星有息负债从三年前1200亿元已下降至800亿左右,未来计划在两三年内降至约600亿规模。在此基础上还将控制好融资成本。尤其是过去三年,复星的公开债敞口从总融资额的50%下降至20%左右,减少了融资活动来自公开市场波动的影响。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