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2025-03-30 18:31 10.5w阅读
碧桂园(02007.HK)3月30日发布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2528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尽管公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碧桂园始终坚持优先保交房,交付量持续位居行业前列,近三年累计交房约170万套。
总体来看,公司净资产仍保持为正,且2024年实现大幅减亏,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且利润数据初现筑底迹象。
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无论从团队、管理、资产状况,还是家族支持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来看,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尤其是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高效的执行力是其重要支撑。碧桂园目前虽遭受暂时性的财务困难,但仍在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经历调整后极有可能重振旗鼓。
政策利好加持,碧桂园亏损大幅收窄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为市场注入了积极的动力。进入2025年,央行及住建部等多部委多次重申,将大力推动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明确传递出国家稳楼市的决心,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预期。随后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亦明确提出要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此外,政府收购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城中村改造等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政策效果逐步释放。
随着各地因城施策逐步落地,市场也延续回暖向好态势,购房者购房意愿提升,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降幅较去年明显收窄,市场“底部共识”正在增强。
克而瑞地产研究认为,基于中央部委明确稳市场的最新导向,以及土地、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数据的共同企稳,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房价、库存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在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对公司恢复正常经营非常有信心。“市场方面,一线城市正在逐步恢复,部分区域也呈现上升趋势。从公司自身来看,我们仍然有大量的资产,有优秀的团队、凝心聚力的文化以及家族的持续支持,这些都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碧桂园的财报来看,公司2024年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利润数据亦初现筑底迹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仍高达1.04万亿元,高于总负债金额,净资产仍有513亿元,传递出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积极信号。随着外部市场环境逐步复苏,未来公司重回健康经营轨道仍有良好的基础。
债务重组有序推进,若完成有望确认大量重组收益
据了解,碧桂园债务重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碧桂园积极主动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探讨包括境外债务的整体重组、债务期限的合理延长以及融资成本的适度降低等多种主动债务管理举措。目前,公司正在与债权人进行重组方案细节的磋商,并争取相关债权人的支持。
此前,碧桂园已于1月9日公告宣布了其境外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标志着公司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要进展。知情人士称,完成境外重组后,该部分债务将进入新的协议安排,可视为化解了针对控股公司境外债务的违约风险。此外,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公司有望确认数百亿大额重组收益,净资产将逐步大幅增加。
2025年以来,房企在债务重组及企业重整方面不断有新消息传来,包括碧桂园、融创、龙光、远洋等房企均有所进展。分析人士认为,面临阶段性困境的房企通过债务重组减轻债务压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同时也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障房屋按时交付,使房企能够更专注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交房进度,从而增强购房者的信心。长远来看,房企打破债务僵局,恢复正常经营进入正向循环,既能为业主、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带来更加可靠的保障,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克而瑞地产研究则指出,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让房企和债权人看到了行业的更多希望,有利于推动房企债务重组和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坚守责任不躺平,近三年累计交房170万套
尽管面临严峻的挑战,碧桂园从未躺平,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保交房,通过促进销售、盘活资产等方式,2022年以来已处置难销类资产及盘活沉淀资金回笼超600亿元;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大幅压降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使2024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在此前基础上继续下降40.2%。
此外,碧桂园成立至今,控股股东及家族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多种方式已累计支持集团总额约41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其中2021年至今累计向公司提供折合约9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等现金支持,展现出了对公司的强烈信心和坚定支持。
虽然遭遇阶段性困难,碧桂园始终坚持优先保交房。2024年,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超38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2个城市。近三年来,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170万套,交付量在第三方榜单上持续领先。
杨惠妍明确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重点工作以保交房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怀抱信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事情就能向前推进。即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公司也能在曲折中成长,在挑战中前进。”杨惠妍说。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