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连云 2025-03-26 13:22 5421阅读
2025年,中国科技正以不可忽视的姿态站上全球舞台。
Wind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资产已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大类资产之一,尤其在DeepSeek等基础创新突破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科技与高端制造融合领域逐步进入量产阶段。这一背景下,“做多中国科技”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共识,更是未来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主线。
一、行业景气度:科技成长板块的周期密码
当前,科技成长板块景气度各有特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方向景气度延续,新能源逐步趋稳。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应用端的边际变化更为显著,算力需求小幅上扬,或预示着AI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加速。
图:从行业景气度看重点行业当下位置
注:行业景气度核心跟踪行业利润增速趋势,取产业链各环节景气度分位数值、根据重要程度、加权得到行业景气度分位数,从而理解行业周期的位置和周期变化的方向。除人工智能外,其余行业景气度都在0-100%之间。截止日如图所示。
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加速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推动中国加速科技自立自强。从《“十四五”规划》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密集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未来产业”。
地方层面,深圳、广东、湖南等地已出台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细分领域行动计划,目标直指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自主可控。
政策定调+地方落地的组合拳,为科技行业提供了长期支撑。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
三、海外启示录:从ChatGPT到业绩拐点的路径
参考美股经验,科技板块的爆发往往遵循“估值驱动→业绩驱动”的节奏。
例如,ChatGPT发布后,英伟达、微软等企业通过AI业务兑现业绩,推动股价持续上行。从基础模型突破到业绩上行,海外平均需1-2个季度,而国内厂商效率可能更高。
图:前半年依赖估值扩张,23年中至今股价表现则主要来自业绩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3日
四、估值博弈:拥挤≠终结,关键看业绩兑现
当前,TMT等成长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已突破历史中枢,部分细分赛道PE估值处于近五年相对较高的位置。
但是,回顾移动互联网、5G等产业趋势,早期拥挤度飙升后,板块仍能走出长期超额收益。
图:成长板块估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
展望后续,AI业绩兑现能力或将成为行情分水岭。 例如,港股互联网板块的第一阶段估值修复已基本完成,下一阶段需关注AI对云业务利润的实际拉动。
图:中长期板块估值变化趋势:当前已走完估值修复第一阶段
数据来源:BBG,Wind,易方达整理
在AI浪潮加速落地的当下,投资者可通过ETF工具跟踪产业链各环节机遇。
2025年二季度,中国科技板块正处于“预期升温”向“业绩落地”过渡的关键期。政策护航、产业周期见底、海外经验验证的三重逻辑下,相关ETF: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及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场外联接A类:019313;C类:019314)备受关注。
来源:有连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