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乐财札记

财经观察,行业瞭望。

知名房企,境外债重组生变

乐居财经 刘治颖 2025-02-24 16:21 2.2w阅读

文/乐居财经 刘治颖

宝龙地产境外债重组生变。

2月21日,宝龙地产就整体解决方案的进展发布了系列公告。

根据公告,为使公司有更多时间达成实施重组所需的条件,宝龙地产已就建议将现有截止日期由2025年2月28日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建议延长)寻求计划债权人同意,并就建议延长向法院提交申请。

经向计划债权人另行通知,持有现有债务工具本金额约68.56%的计划债权人已就建议延长提交投票,其中约50.77%表明支持建议延长。

然而,在当日举行的聆讯中,法院驳回宝龙地产有关建议:尽管公司致力达成重组条件,预期部分重组条件可能于2025年2月28日仍未达成。

宝龙地产表示,债务重组计划将于2025年2月28日后失效。公司将与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则寻求整体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宝龙地产债务重组之路相对顺遂。

2022年7月26日,宝龙地产公告未能如期偿还2129.4万美元票据本息,宣告境外债违约。2023年11月29日,宝龙地产宣布无法偿还2025年4月到期的1591.62万美元利息。2024年2月23日,宝龙地产正式发布重组支持协议。

2024年11月5日。宝龙地产披露,截至10月4日,持有范围内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89%的参与债权人已加入经修订及经重列重组支持协议。同年12月17日,宝龙地产宣布其债务重组计划已获法院正式批准。

据悉,待重组生效日期落实后,宝龙地产将向相关计划债权人发行本金总额最多约5.58亿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即49/60份选项1最高金额的95.5%。假设强制可转换债券的本金额将按转换价每股3.35港元全部转换,合共最多约13亿股转换股份将根据固定汇率1美元兑7.81港元予以发行。

据官网介绍,宝龙集团于1990年在澳门成立,已形成地产、商业、酒店、文化艺术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2009年,宝龙地产在香港主板上市,2019年其物业管理子公司宝龙商业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作为曾经的千亿房企,宝龙地产销售业绩问题不容忽视。2024半年报显示,宝龙地产收入约为156.51亿元,同比上升约27.3%;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亏损约为19.37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

债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宝龙地产借款总额达到5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0.6%。在借款总额中,一年内到期的借款约为295.97亿元,一年后到期的借款约288.44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宝龙地产的合约销售总额约127.87亿元,同比2023年275.24亿元减少53.43%;2024年合约销售总面积约115.22万平方米。

宝龙集团2025年会上,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曾坦言:“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仍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为通往美好的未来,依旧道阻且长。”

2025开年以来,多家房企的化债工作都在提速,包括融创、碧桂园远洋集团金科股份等在内的房企,相继公布了债务重组方面的最新进展。

克而瑞数据显示,从债务到期情况来看,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4828亿元,2025年债务到期高于2024年、达5257亿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是偿债高峰,到期规模约1574亿元。

东方证券指出,在当前行业背景下,今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高于2024年,偿债压力较大。而随着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推进,消债比例提高渐成趋势,境内外债务重组也将加速。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成功将有助于缓释行业风险,但企业真正走出危机,还需要市场回暖支持,在企业基本面获得改善后才能够避免重复展期。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