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建发合诚,高增长背后的“两张牌”——业绩增长篇

乐居财经 505710 2024-08-07 09:28 10.2w阅读

引言:2024年1-6月,建发房产房地产开发业务销售额660.6亿元,排在全国第7位,相比2023年排名上升1位。不仅是房地产开发业务,近年来,建发房产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旗下建发国际(HK.01908)、建发物业(HK.02156)、建发合诚(SH.603909)三家上市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建发国际坚持以产品为基,稳健经营、有质发展;建发物业以客户为中心,为业主提供有特色、有温度的服务;建发合诚不断完善工程与设计服务能力,尤其是自2021年加入建发房产大家庭以来,在建发房产战略引领和资源加持下,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

业务协同内部产生良好“化学反应”

建发合诚成立于1995年,是A股主板上市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公司业务涵盖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建筑施工、综合管养、工程材料六大领域,取得60余项土木工程领域相关资质,含公路、水运、市政、建筑等,并已实现建筑/市政行业甲级资质全覆盖,具备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能力。

2021年底,建发房产收购合诚,对其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入建发房产大家庭后,合诚不仅引入建发房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更通过内部协同拓宽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的业务空间。据年报披露,2023年,建发合诚实现营业收入39.46亿元,同比增长了212.92%;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6.35%;其中,建筑施工业务实现收入29.91亿元,同比增长684.81%,占总营业收入比例的75.8%。新签合同额126.22亿元,同比增长332.7%;其中建筑施工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3.1亿元,占全年新签合同额比例为89.61%。2023年仅一年,建发合诚建筑施工业务新进入泉州、莆田、福州、宁德、龙岩、杭州、丽水、苏州、无锡、南宁等城市,业务覆盖范围快速扩大,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新签合同额、营收规模、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建发合诚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归母净利润2235.08万元,同比增长分别达465.82%、223.21%,增长势头表现良好。

对此,浙商证券曾表示:“建发合诚与大股东建发房产合作顺利,当前公司建筑施工业务仍属于持续扩张阶段,随着公司新进驻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建筑施工业务收入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建发合诚参建海峡大剧院项目荣获“鲁班奖”)

技术创新,锻造一体化服务核心能力

实际上,不仅是在建筑施工领域,建发合诚其他板块业务也在快速发展。

2023年,该公司的运维管养业务首次拓展至省外市场,承接上海地区顶托加固项目等合同额超千万;勘察设计业务新拓展重庆、山西市场;建筑设计在杭州、宁波、苏州、丽水等市场实现从“0”到“1”的突破;工程监理新开发成都、台州、温州、东莞、南通5城业务。目前,建发合诚业务辐射全国90%以上省市,与中国民航总院、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中交集团等央、国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交通、市政、民航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朋友圈”日益扩大。

对于2024年的经营目标,建发合诚在2023年年报显示,力争实现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0-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30%。(上述数据为建发合诚2024年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考核指标,不代表公司的盈利预测及承诺。)设定高业绩增长目标的背后,一方面,是建发合诚与股东建发房产之间业务协同能力提升,近年来,建发房产精耕一二线能级较高的城市,在自身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为建发合诚在建筑施工领域的业务增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建发合诚对业绩增长的信心和底气,也来自于其在技术、数智化等领域的持续创新。这源自其内在能力的打造。

2023年,建发合诚持续推进工程技术标准化三级管控体系建设,新设“厦门钢结构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中心”、“李文滔路面创新工作室”等科研平台,推动技术积累、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在一体化服务核心能力打造上,建发合诚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已形成了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道路、钢结构、桥隧、水下结构物、地下管网、建筑”等6大业务方向核心技术能力。2023年全年,建发合诚推动内部重点研发项目11项,纵向研发项目及标准14项,取得知识产权30余项。此外,在“数智化”赋能方面,建发合诚在过去一年打造了专业化、集约化的数字管理平台,支持重大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基础设施监/检测与运维等业务,以数字化技术加速驱动工程管理由“治理”向“智理”转变,构建起了工程企业核心数字资产。

这些技术及手段上的创新,锻造出了建发合诚一体化服务的核心能力,最终也让其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图:建发合诚参建的目前全国抗震设防级别最高的跨海大桥-海南文昌清澜大桥)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