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家居K线

专注家居上市公司解析。

东方雨虹陷坏账泥潭|供应链③

乐居财经 2024-06-14 17:48 21.9w阅读

截至2023年末,东方雨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超过5亿元。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还记得去年十月,东方雨虹董秘张蓓在朋友圈发出“灵魂11问”,抱怨称公司业绩向好,公司股价却跌跌不休。并直言“股票这样一个跌法,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一遍遍刷新了我的认知底线”。

的确,翻看东方雨虹过往的发展可知,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上游企业,其曾和不少开发商都建立了合作。在行业如日中天之时,东方雨虹的业绩也是节节攀升。

比如2017年到2021年,东方雨虹营收从102亿元激增至319.3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期从12.39亿元暴增到42.05亿元,可以说是赚钱到手软。

高光的业绩让其在二级市场上也风光无限,2021年6月,其股价一度飙升至64.14元/股,市值一度超过1600亿。

有高峰,也有低谷。

2022年东方雨虹的业绩便开启了倒车。当年营收312.14亿元,同比下滑2.26%;归母净利润21.2亿元,直接腰斩,上市十几年来其营收和净利润首次出现“双降”。

来到2023年,东方雨虹的营收和净利润有所回升,其中营收为328.22亿元,增长幅度为5.15%,净利润相比2022年也只实现了7.22%的增长。要知道自2012年以来,除2015年和2022年外,东方雨虹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少在20%以上。

2024年一季度,东方雨虹营收71.49亿元,同比下降4.61%;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下滑9.81%。营收和净利再次出现了“双降”。

在二级市场上,东方雨虹的股价从去年一月中旬便一路下跌。截至6月13日收盘,已降至13.79元/股,市值不到350亿元。相较2021年巅峰市值已经缩水超千亿。

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数据,都在表明东方雨虹近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过去式。而这一结果与地产行业的经营环境逃不开关系。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东方雨虹2023年其应收账款余额为95.68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的29.15%。而在2023年东方雨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39亿元,其中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超过5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雨虹应收账款依然高达107.9亿元。

回顾以往的财报,2019年至2022年,东方雨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分别约为1.27亿元、1.6亿元、2.26亿元、2.24亿元。经计算,过去五年,东方雨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合计约13亿元。

不难发现,应收账款也是其近两年利润疲软乏力的主要原因。

坏账激增、业绩下滑、股价重挫,作为东方雨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李卫国,他面临的资金压力非同寻常。

据乐居财经了解,今年4月,东方雨虹公告,李卫国又向国泰君安、银河、中信、海通四家券商补充质押1365万股股份。

今年6月,东方雨虹再发公告称,李卫国持有东方雨虹的219万股股权解除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0.41%。截至公告披露日,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东方雨虹中的持股比例为21.51%,其中64.94%的股权都处于质押状态,占公司总股本的13.97%。

另据乐居财经了解,2023年,李卫国作为董事长从东方雨虹获得的薪酬为85万元,已连续三年薪酬未变。而在所有高管中,包括董事向锦明、董事兼总裁张志萍等在内的7名高管年薪超过百万,其中向锦明、张志萍、张颖、杨浩成年薪为200万元及以上。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