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502 Bad Gateway


nginx
" data-system_type="new_news|fmt_video|new_topic">IPO周报 | 一脉阳光正式登陆港交所;晶泰科技将成港股18C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4-06-10 10:44 12.1w阅读


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一脉阳光
港股|挂牌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江西一脉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脉阳光”)于2024年年6月7日正式以“2522”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医学影像服务第一股”。

一脉阳光在本次IPO中发行17,816,0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336.33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则获1.24倍超额认购。此外,卓投管理(由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联影医疗(688271.SH)全资子公司联影香港,以及新锐医药(6108.HK)全资子公司中国新锐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累计认购1.21亿港元。

成立于2014年的一脉阳光作为一家医学影像专科医疗集团,旗下医学影像中心网络覆盖1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从一二线城市延伸至59个县级行政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97个影像中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医学影像中心网点数目、设备数目、以作为其主要工作场所注册的执业影像医生的注册数目、日均检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费用计算, 2023年一脉阳光在中国所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运营商中排名第一;而按2023年影像中心产生的收入计算,一脉阳光在中国所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中排名第二。同时,一脉阳光亦为中国唯一一家为整个医学影像产业链提供多元化影像服务及价值的医学影像平台运营商及管理者。

2021年至2023年,一脉阳光的营收分别为5.92亿元、7.84亿元和9.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毛利分别为1.75亿元、2.37亿元和3.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8%。2023年,一脉阳光的净调整净利润约为6000万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2018年至2023年相关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29.0%,预期自2023年至2026年将以3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晶泰科技
港股|上市在即

据IPO早知道消息,QuantumPharm Inc.(以下简称“晶泰科技”)计划于6月13日正式以“2228”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这意味着,晶泰科技即将正式成为第一家通过18C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科技公司。

晶泰科技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187,373,000股股份。其中,178,004,000股股份将作国际发售,其余9,369,000股股份将作香港发售,招股区间为每股5.03港元至6.03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Successful Lotus,IntelliMed,Mammoth Medical Solutions,海棠壹号,Bradley L. Pentelute教授,Ginkgo Fund I,百奥赛图及FaaS Capital Longevity Limited等8位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累计认购规模3.37亿港元。

其中,Successful Lotus由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博士全资拥有;IntelliMed由真脉投资管理,其创始人王婷之前是全球最大专注于生物医疗领域投资的基金奥博资本合伙人;海棠壹号由海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杉”)作为其普通合伙人及投资经理进行管理,海杉由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及受控法团控股;Pentelute教授为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Eli Lilly生物化学奖得主, 亦为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博多研究所的准会员,累计发表了百余篇公开出版物;Ginkgo Fund I则由中国知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全资持有。

成立于2015年的晶泰科技现已打造了一个世界前沿的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即晶泰科技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和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和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 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企业集团和创新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和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是在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中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自动化的领先者之一。

截至2024年5月29日,晶泰科技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的客户群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按2022年收入计)中的16家,与辉瑞、长江生命科技和新加坡国家药物设计与发现平台(EDDC)等全球多家知名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集团、国家级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泰德医药
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医药”)于2024年5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01年的泰德医药现旗下含有三大业务:1、合约研究机构(“CRO”)服务,即多肽新化学分子实体(“NCE”)发现合成;2、合约开发及生产机构(“CDMO”)服务,即多肽化学、制造及控制 (“CMC”)开发;3、合约生产机构(“CMO”)服务,即多肽NCE及仿制药商业化生产。

截至2023年1月1日,泰德医药的多肽项目管线包括249 个CDMO项目及六个CMO项目。2023年,泰德医药获得72个CDMO项目及七个CMO项目。此外,在2023年全年,泰德医药已完成8,728个CRO项目。泰德医药战略性地专注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截至2024年5月27日,泰德医药与七名开发口服及/或注射GLP-1产品的客户有九个GLP-1药物开发项目。

除了多肽外,泰德医药还开发了多元化的项目管线,专注于其他类别的TIDES药物。同时,泰德医药项目管线亦包括与针对糖尿病、胃肠道疾病及肿瘤等适应症的仿制多肽API产品相关的各类项目。除了司美格鲁肽,泰德医药还提交了药物主档案(“DMF”)或获得其他几个主要仿制药产品的监管批准。此外,泰德医药亦拥有其他在研的主要仿制多肽类产品,包括替尔泊肽、地非法林、双羟萘酸曲普瑞林、替度鲁肽等,以满足更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截至目前,泰德医药的项目覆盖超过50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 洲、韩国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销售收入而言,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合约研究、开发及生产机构(“CRDMO”),亦为全球专注于多肽的最全面的CRDMO之一。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泰德医药的营收分别为2.82亿元、3.51亿元和3.37亿元;净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28亿元和1.01亿元。

成立至今,泰德医药已获得普华资本、海邦投资、钱塘产业集团、景盛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

来源:IPO早知道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