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物业K线

专注物业上市公司解析。

配股融资1.27亿,宋都服务“变卦”了

乐居财经 2024-05-30 09:43 12.1w阅读

宋都服务配发6.4亿股,拟调整认购价。

文/乐居财经 范慧茹

因向地产关联方提供1.3亿担保,而致使年报难产的宋都服务(09608.HK),已经停牌两月有余。

眼下,复牌未见着落,宋都服务已然开启了配股融资之路。

在前后豪掷3亿多元,投资黄金相关副业后,宋都服务账上现金已变得捉襟见肘。

如今,宋都服务“日常营运”缺钱已被摆在了明面上。

5月22日,宋都服务发布公告,拟配发及发行6.4亿股股份,每股作价0.198港元,较停牌前收市价折让约19.5%,募资1.267亿港元,而募资用途,正是用于日常营运。

此次配发的新股,共4位认购人,新股占目前已发行股本的16.667%,以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的14.286%。

然而,配发新股公告仅过去6天,宋都服务便对原定的发行价有了新的想法。5月28日,宋都服务发布了一份补充公告,主要意图就是调整发行价。

之所以临时变卦,按照宋都服务的解释,其股票已经停牌两个月了,当前拟定的认购价未必能反映公司的最新情况。所以,打算等股份恢复买卖后,再调整认购价。

认购价变数

事实上,在宋都服务停牌的两个月时间里,物业股受地产端政策利好等影响,经历了一阵小阳春。除停牌物企外,近60日,上市物企平均涨幅达18.06%,几乎赶上了宋都服务配发新股的折让幅度。

而6.4亿股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不计折让,这笔股份以停牌前收市价计算,将对价1.574亿港元,与折让后的1.267亿港元,相差约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783万港元,相当于宋都服务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的6.5倍。

显然,宋都服务不会错过这一单车变摩托的机会。要知道,在2023年,宋都服务第一次宣布配股融资次日,其股价一度涨超77.9%。彼时,其同样配发及发行6.4亿股,每股作价0.05568港元,较当日收市价折让约18.12%,募资了3563.52万港元。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复牌后,宋都服务是涨是跌依旧存在很多变数,如补发的业绩是否达到预期;为地产关联方提供1.3亿担保的最终解释,投资者是否买账;以及正在评估中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多少等。

何时复牌,宋都服务并没有言明。毕竟复牌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就是补交2023年的业绩答卷。

而致使宋都服务年报延期至今的一大原因,就是核数师识别出“1.3亿担保”事件。在该事件披露后,宋都服务直言,“现任及时任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管理层并未知情或涉及担保。”

虽然宋都服务称,这笔担保其后已偿付,且并未造成集团财务损失,但也暴露了其相关监管制度及措施的缺失。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疏忽”。去年9月20日,宋都服务发布公告,为两笔贷款交易主动认错,涉及贷款金额2200万元,因未及时披露相关贷款协议,构成上市违规。相关延伸阅读:《物企又道歉了》

四位神秘认购人

宋都服务配发新股,其4位认购人,分别是张兼先生、源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源瑞集团”)、陈沫含女士、阜阳逸航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阜阳逸航”)。宋都服务将其分别标注为认购人一、认购人二、认购人三、认购人四,他们认购股份数目如下图所示。

公告称,张兼、陈沫含均为商人,且是独立第三方人士;源瑞集团则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阜阳逸航主要从事采矿业业务,均为独立第三方。

值得注意的是后两者实控人的名字颇为相似,其中源瑞集团的实控人为王思懿,阜阳逸航的实控人为王姿懿。两人名字仅一字之差,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暂不得而知。

不过,乐居财经《物业K线》查阅获悉,阜阳逸航是于今年3月1日刚刚成立的公司。而较为巧合的是,该公司与宋都服务首次配股的认购人阜阳明堇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阜阳明堇”),注册地址极其接近,位于同一园区、同一栋楼的同一楼层,一个在318室,一个在301室。

两者从事的业务也有相关性,一个是采矿业业务、一个是矿物清洗及加工。这两位从事相似业务的认购人投资宋都服务,或许正是看重了宋都服务开展的黄金副业。

今年以来,宋都服务先是花1.5亿元入局黄金精炼代工项目,后又斥资1.56亿港元收购澳大利亚金矿公司BlackCat 30.2%的股份,似有深耕黄金相关业务之意。

然而,开启副业剧本的宋都服务,原有的主业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宋都服务收入约1.36亿元,同比增长4.1%。在如期披露2023年中报的55家上市物企中,排在最后一位。 

同期,录得毛利约2733.3万元,同比下降31.1%,毛利率约20.1%,同比减10.2个百分点;净利润约578.1万元,同比下降70.28%;公司拥有人应占收益约450万元,同比下降76.6%。  

另一方面,被视为物企基本盘的在管面积,宋都服务也不增反降,同比减少3.2%,其在管总建筑面积约为900万平方米。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