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智通财经

连线全球资本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未来市场或进入内需政策博弈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4-05-28 11:30 2.2w阅读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研报称,今年Q1-Q3,基数低且出口韧性,预计Q1-Q3工企利润或持续修复,这一趋势与PPI同比方向相一致。市场对工企利润修复方向争议不大,目前市场困惑的是弹性。近期市场对中国企业出口和出海定价较为充分,近期宏观的边际变化在于内需政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或进入内需政策博弈阶段。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市场可以从最近一期工业利润中得到两点信息:第一,4月单月利润增速(4.0%,可比口径)略超预期。一则因为去年基数低,二则出口改善企业营收。第二,出口是工企利润改善的核心驱动力。出口导向较强的中游产业,占总利润比重提升。出口增速排名靠前的行业,化纤、造纸、计算机通信电子,工业企业利润改善最为显著。工业企业利润特征与经济结构相呼应——外热内冷、生产热消费冷。

中信建投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5月27日,统计局公布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企业实现收入41.9万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3.1%。

单月收入利润增速好于预期

与4月平淡的总量数据不同,4月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增速略超预期。1-4月营业收入41.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4月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单月来看,收入及利润增速都有显著改善,收入单月增长10.8%,利润单月增长4.0%(可比口径),显著高于市场预期(收入4%-5%,利润增速0%左右)。

4月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去年同期收入增速大幅下行,形成低基数效应。二是4月工增修复,价格平稳,生产推动收入改善。进一步观察,生产环比改善,更多来自于出口超预期。本月利润率较上月以及去年同期也有所改善,由4.8%改善至5.0%。

企业周转改善。本月产成品周转天数以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均有所回落,分别下行0.3天以及0.6天。本月工业企业资产周转率也有所改善。

库存增速上行。本月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上行0.6个百分点%,录得3.1%,但仍低于1-4月营收增速。但从单月增速来看,单月10.8%的收入增速释放一些积极信号。

出口带来工业利润向中游倾斜

年初至今,中游利润占比提升,说明年初至今出口是工业企业利润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以来,上游原料行业、下游消费行业利润占比下降较为明显。其中上游原料行业较年初下降1.9个百分点,目前占比18.7%;下游消费行业较年初下行5.7个百分点;中游材料和中游设备较年初分别上行2.2%和5.1%,公用事业保持平稳。

出口链利润保持高增,化纤、造纸、计算机通信电子改善最为显著。4月化纤、造纸、计算机通信电子利润增速分别为181.3%、154.7%、75.8%,三个行业对应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19.8%、13.9%,以及8.4%。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无论产业规模还是出口规模在工业企业中占比较高,其他生产、出口的改善对整体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较为显著。

4月内需有边际改善迹象,文体娱乐用品、纺服、食品利润增速改善。本月出口交货值增速较低的文体娱乐产品、纺织、皮革鞋帽、食品、农副食品、木材加工以及纺织服装,利润增速亦有较好表现,分别录得34.6%、24.9%、18.7%、13.8%、9.0%、8.6%和7.4%。内需行业有明显的低基数响应,其改善幅度仍值得关注。

利润增速修复具有持续性

低基数因素预计延续至三季度,四季度之前低基数对利润增速修复仍有积极贡献。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从基数角度来看,2023年8月收入与利润增速才出现明显收窄,利润增速改善大概在四季度。另一方面,当前海外“类衰退”的宏观环境对中国工业品需求依然强烈,贸易摩擦再次增加,但实际影响预计要在年底显现。四季度前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修复的方向保持乐观态度。

工业企业利润修复这一方向,可以在PPI同比改善方向上得到同步印证。目前市场对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修复方向分歧不大,目前市场更关注的是利润修复弹性有多大。这一点取决于两点,一是国内基建放量节奏,二是对外出口弹性。

近两月,市场对海外需求以及出口已经定价较为充分,当下市场开始交易内需政策博弈。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今年3月以来内需政策不断出台,从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到地产收储,再到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内部政策逐步专项推动内需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对三中全会后的内需及产业政策预期提高。如果政策推进较快,四季度有望接棒外需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速修复。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来源:智通财经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