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TCL科技(000100.SZ):公司武汉投建一条5.5代印刷OLED实验线,预计2024年内可实现小批量量产

界面有连云 2024-05-06 15:12 2.3w阅读

TCL科技(000100.SZ)2024年5月3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4月30日TCL科技接受机构调研,TCL科技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廖骞;TCL科技CFO:黎健;TCL科技独立董事:刘薰词;TCL华星CFO:杨安明;TCL华星TV及商显事业部负责人:王修艺;TCL中环新能源材料事业部负责人:张海鹏;TCL中环董事会秘书:秦世龙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主要内容:

2023 年,TCL 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743.67 亿元,同比增长 4.69%,净利润 47.81亿元,同比增长 16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2.15 亿元,同比增长747.60%,经营现金流净额 253.15 亿元。

(一)半导体显示业务

2023 年,全球显示终端需求依然低迷,并呈现季节性波动,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带动面积需求稳步增长,供给端日益优化的竞争格局及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也在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大尺寸面板价格呈现旺季显著修复、淡季小幅回落的趋势;中尺寸面板价格低位企稳,小尺寸面板价格在下半年出现结构性涨价。

TCL 华星发挥规模和效率效益优势,持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坚持按需生产,加快经营周转,并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上涨,经营业绩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36.55 亿元,同比增长 27.26%;全年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减亏 76.18亿元,其中下半年实现盈利 34.41亿元;全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201.20亿元。

(二)新能源光伏及其它硅材料业务

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挑战,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升级转型,光伏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 年,全球新增装机约 395GW,环比增长72%,其中中国装机约 216.9GW,海外约 178GW。光伏行业市场空间的可持续增长吸引新老玩家陆续扩大投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主环节产品价格波动下行,整体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报告期内,TCL 中环实现营业收入 591.46 亿元,同比减少 11.74%,净利润 38.99亿元,同比减少 44.88%。其中,光伏材料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 68%至 114GW,硅片整体市占率 23.4%,实现营业收入 437.91 亿元,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至21.8%;光伏组件业务出货量 8.6GW,同比增长 29.8%,实现营业收入 93.09 亿元。

二、公司 2024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报告期内,TCL 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399.08 亿元,同比增长 1.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40 亿元,同比增长 7.89 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 65.97 亿元。

(一)半导体显示业务

一季度,显示终端需求仍处于传统淡季,但在良好的供给格局和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推动下,行业供需关系和库存水平仍保持健康态势;春节后备货需求释放,拉动大尺寸面板价格上涨;中小尺寸面板价格较为稳定,部分产品出现结构性涨价。

基于主要产品获利水平逐步回升,以及公司的经营优势,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同比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33.76 亿元,同比增长54.58%,实现净利润 5.39 亿元,同比改善超 33.37 亿元。

(二)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

一季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但各国基于能源自主可控的诉求,光伏制造本土化与贸易逆全球化趋势不变。随着国内各环节产能释放,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盈利承压;但 N 型产品等新技术快速迭代,行业产能结构进一步调整,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受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底部运行的影响,报告期内,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 99.33亿元,同比下滑 43.62%,实现净利润-9.51亿元。

展望未来,随着供给侧格局的持续优化以及需求面积的稳定增长,显示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向好态势,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的经营回报将进一步改善;光伏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下游需求仍在高速增长,产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将强化经营韧性,以相对竞争力平稳穿越行业周期。公司将秉持“中流击楫、敢战能赢”的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制造业升级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继续落实“经营提质增效,锻长板补短板,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全球布局”的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领先。

三.问答环节

1、大尺寸面板长期供需展望

答:

首先,从需求侧来看,电视面板需求面积仍在保持稳定增长。根据第三方数据,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在 2024 年一季度达到 50.7 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 2.4 吋,大尺寸化是行业的长期趋势,将推动需求面积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其次,从供给侧来看,行业没有新的大尺寸产能投入,并且海外低效产能仍在不断退出,供给侧格局在持续优化。随着行业格局向好,按需生产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行业进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因此,在需求面积保持稳定增长,而供给侧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大尺寸面板供需关系有望实现稳步改善,大尺寸产品的价格也将保持向好态势。

2、行业的稼动率展望,大尺寸面板今年价格趋势展望答:

大尺寸面板需求面积保持长期增长趋势,但以季度和月度来观察,则会呈现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总体而言,二、三季度是行业的需求旺季,在供给侧按需生产的情况下,预计行业稼动率将呈现旺季提高,淡季企稳的趋势。

目前,面板厂、品牌商及渠道商的电视面板库存依旧处于健康水平,预计大尺寸面板价格趋势也将与去年趋同,上涨动能有望延续至 9 月。而从结构上来看,65 吋、75吋主力产品则将受益于更集中的供给格局和更强劲的需求,从而有更好的价格表现。

3、IT面板价格展望

答:

显示器面板由于尺寸接近电视面板,产能会受到电视面板产能稼动率的影响,当前进入电视备货旺季,高世代线产能稼动提升,显示器面板产能也趋于紧张。同时,显示器下游终端出货呈现回暖增长,因此近期显示器面板价格出现小幅提升趋势。

笔电面板目前价格相对稳定。长期来看,在需求侧,AI浪潮有望催化笔电终端需求增长;在供给侧,国内厂商的高世代线优势产能有望持续替代海外低效产能,供给侧结构会进一步改善。公司对笔电面板的长期趋势保持积极态度。

4、oled产品需求展望,公司oled业务进展

答:

柔性OLED面板在手机领域的渗透持续增长,同时以LTPO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产品对于供给侧产线能力构成挑战,进一步驱动OLED面板供需关系平衡。

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柔性OLED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第一季度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提升至全球第三。公司坚定执行差异化、高端化策略,不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OLED业务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公司还将进一步做好产品结构及成本优化方面的工作,加速OLED业务的业绩改善。

5、显示业务折旧和资本开支的未来趋势

答:

公司目前大部分8代产线已折旧结束,但随t9等新建产能爬坡转固,按照当前的产线情况,预计2025年折旧较2024年有小幅增加,并在2025年达到高峰。2026年开始,显示业务折旧将呈下降趋势,后续随着11代线和oled产线的折旧陆续到期,折旧还将进一步减少。

而从折旧占收入比角度来看,随着t9等高附加值新线驱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长期来看,显示业务的折旧占收入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公司显示业务的产能布局日趋完善,后续资本开支主要集中于t9产线phase2的建设和t5部分产能建设,属于规划内资本开支;对于新产线公司目前没有投资计划,总体资本开支未来呈现下降趋势。

6、公司印刷OLED产线进展

答:

公司规划于武汉投建一条5.5代印刷OLED实验线,目前正在进行产线设备搬入、安装与调试工作,预计2024年内可实现小批量量产。公司印刷OLED技术开发和产线投建进展符合预期,我们会基于这条实验线审慎推动印刷OLED产业化进程,对于进一步资本开支和新的产线,公司目前没有计划。

7、公司是否有8代oled产线投资计划

答:

公司目前没有8代OLED产线投资计划。

从2014年开始,TCL华星就在印刷OLED技术方向积极进行研发探索,随着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印刷打印的产业准备度近几年得到提高,公司因此也推进了5.5代实验线的投建。但目前下游OLED中尺寸产品需求、印刷产业链成熟度和公司技术进展尚未达到大规模量产条件,公司会秉持审慎态度推进。

8、公司一季度毛利环比下滑的原因

答:

公司一季度毛利下滑主要受显示业务影响。首先,一季度是显示行业传统淡季,叠加春节期间公司部分产线岁修影响,一季度整体产销规模处于低位;其次,公司折旧随部分新产线转固有所增加,造成毛利率环比降低。

但从公司显示业务的EBITDA和材料毛利率角度,一季度环比仍在提高,内生竞争力不断增强。向未来看,二季度开始行业将逐渐进入需求旺季,同时主流产品价格出现涨势,我们有信心实现业绩的不断改善。

9、光伏硅片行业趋势判断,公司的竞争策略

答:

由于产业链产能的集中释放,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全产业链在2024年一季度已经进入到下行周期的谷底。公司一直聚焦内部相对竞争力的提高,围绕中环长期坚持的技术创新和工业4.0体系不断推进工作,截止一季度末,中环在硅片环节的相对竞争力环比去年底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率优势显著。

在过去三年的行业上升周期中,硅片环节有较多新产能涌进行业,而随着行业延续几个季度的下行,主要企业的竞争策略逐渐趋于理性。向未来看,中环会继续推进各项技术创新工作,持续提升相对竞争力,确保平稳穿越行业周期。

来源:界面有连云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