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京东生鲜电商人事强震,刘强东为创新“交学费”

瑞财经 2024-04-08 17:40 3.1w阅读

文/瑞财经 许淑敏

上个月,京东创新零售负责人闫小兵现身活动现场。

在会上,他讨论当前商业形势,提及“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自我变革、改革,而且改革的魄力要非常强,对很多企业来说,对自身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是非常难的。”

而变革,一直是京东生鲜电商板块的关键词。

最近,京东前置仓业务京东买菜板块也进行了调整,负责人由任涛调整为蔡俊廉。人事变动的背后,或许与前置仓业务拓展计划未能如愿,以及京东买菜产品量、SKU跟不上竞争对手等相关。

多年来,刘强东都在尝试抢入生鲜电商板块,布局前置仓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也参与过社区团购“百团大战”,但最终收效甚微。

屡战屡败,但京东依然坚持布局生鲜赛道。不仅在于自身增长的需要,京东还看中生鲜领域的高粘性、复购性所带来的流量,企图以此赋能京东的3C及家电业务。

但生鲜电商模式还未完全跑通,京东的生鲜电商之路挑战重重。

变革与调整

成立一年多的京东买菜板块,再生波澜。

最近消息称,京东前置仓业务京东买菜现负责人任涛调整,后续由蔡俊廉负责。任涛是京东管培生出身,之前担任的是京东大商超事业群标品事业部总经理,而蔡俊廉是美团背景出身,曾担任美团买菜广州用户服务中心负责人。

管理层变动,一定程度上说明京东买菜板块业绩尚未达到预期。此番拉来蔡俊廉,以其在美团买菜的经历,可以更好地应对生鲜品类的即时性、高损耗、多元化等特征,经验更为丰富。

消息人士也提及,“任涛之前是标品出身,本身就不是很擅长,而前置仓业务中涉及到生鲜品类,兼具引流性质且高损耗,这超出了任涛本人的能力范畴。”

按照规划,春节前,京东买菜前置仓计划新拓5个,总数将达到22个,但节后未有拓展动作。

过去这一年,京东内部对于京东买菜板块颇为重视,内部调整不断。

2023年1月,京东旗下子公司申请了“京东买菜”商标,2月,京东买菜在京东到家平台首页上线。该频道其主要商品分类为时令水果、新鲜蔬菜、肉禽蛋、海鲜水产、预制菜、熟食卤味等。

京东买菜没有采取自营模式,而是以平台化运作,聚合多家生鲜平台,除了自家的七鲜、永辉,还有山姆会员店、叮咚买菜百果园等第三方商家,甚至可以代购盒马生鲜。

随之,京东低调重启前置仓卖菜业务,几个月内,便投入运营两大前置仓——北京十里河和天通苑,以电商流量+自营模式为主。

2023年6月,京东开始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而调整的重心,是成立创新零售部。其中,将京东生鲜业务的七鲜、京喜拼拼、前置仓等业务进行整合,还新成立了供应链运营部、技术研发部。

这一独立的业务单元,由京东老将闫小兵出任负责人,向京东CEO许冉汇报。闫小兵,曾担任京东零售3C家电零售事业群负责人、京东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曾于2022年春节宣布退休,而后于2023年回归担任京东创新零售部负责人。

老将回归,足以见得,京东对于即时零售、生鲜业务寄予了厚望。

只是效果并未显现。此前计划在2023年于北京开设几十个仓位,但拓展成效并未如愿,截至今年1月中旬,京东买菜在北京的前置仓数量仅为17个。

忙里忙外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对于京东买菜的认知度依然不高,大家购买生鲜食品还是更习惯美团买菜、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平台。

抢占生鲜赛道

挤入生鲜电商赛道,是京东下半场的重头戏之一。

多年来,市场对于京东平台习惯性的认知,还是3C购物平台——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打破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一定的积累。

早些时候,京东赶着风口,急着抢占生鲜电商份额。

2015年,京东开始布局生鲜,次年成立了京东生鲜事业部,由当时的京东高级副总裁王笑松担任负责人。

到了2018年,前置仓成为风口所在,京东生鲜也上线了该模式,在北京、成都、天津小规模布局前置仓。与此同时,京东旗下首家线下生鲜超市七鲜,则以“店仓一体化”的模式推进。

王笑松曾喊出口号,要5年内在全国铺设1000家七鲜门店。

但到了2018年底,京东生鲜与七鲜合并,线上线下一体深度融合。但背后,或许是京东生鲜电商业务推进不顺,毕竟到了第二年,王笑松便被调离原岗位,转而由王敬接任。

京东七鲜也开始迭代、变革,但不到一年时间,京东七鲜再度换帅,由郑峰接替王敬。

数次变动之下,七鲜拓店速度也远不及对标的盒马,截至2023年,七鲜门店数量共64家,甚至开始收缩规模,过去一年关闭西安、长沙、武汉等地门店。

京东生鲜还曾尝试过社区团购。2021年,正值社区团购大火的时候,刘强东甚至亲自带队成立京喜拼拼,参与“百团大战”。

京喜拼拼以巨额补贴作为扩张手段,伴随着巨额亏损。2021年的四个季度,涵盖京喜拼拼的京东新业务亏损分别达到了14.74亿元、30.2亿元、20.73亿元和32.2亿元。一年时间,就亏掉了近百亿元。

2022年,京喜拼拼战线开始收缩,从覆盖十几个省份,收缩至仅覆盖几座城市。瑞财经点开京喜拼拼的小程序,现在能选择的省份只剩下北京、安徽、河北等。

早前媒体报道,京喜事业部已撤销,刘强东在集团战略会上承认了京喜的失败,并要求京东高管“认真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正如刘强东前段时间发出的一封信写道:创新之路上我们也交过“学费”,曾经我们一度被太多机会所吸引,什么都想做,但能力却未必支撑。

屡屡试水,屡屡败北,在生鲜电商赛道上,京东总是时运不济。

京东创新零售板块、京东买菜板块不断调整、变革的操作,又与此前七鲜数次换帅的经历何其相似。

市场担忧不少。一方面,闫小兵更多的经验是在于3C领域的经验,这与生鲜领域多有不同,他能否抓住生鲜领域的运营重点,还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前置仓模式是重资产的模式,投入众多,京东打造的仓储平台与普遍200-500平米左右的中小型仓储不同,更多是上千平米,比如北京十里河和天通苑。而当前店仓一体模式更受欢迎,典型例子如盒马,既有前置仓速度快、配送距离短的特点,而且线上线下可以共用仓储。

前述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京东买菜前置仓的商品丰富度和用户消费场景整体偏弱,SKU结构也不完整,多数都是长尾商品,粘性不足。”京东更多是把电商大仓中的部分商品挪动到了前置仓。

眼下,京东买菜面临的竞争对手众多,尤其是盒马、叮咚买菜。盒马有着全面的自营供应链、丰富SKU,而叮咚买菜也有不少自主品牌。

而京东虽然有着供应链、运输效率,但始终在产品量、SKU方面不敌对手。这或许是京东买菜板块面临的最大问题。

前景存疑

无论成功与否,京东布局生鲜电商势在必行。

从京东整体的业绩来看,有着改变的急迫感。去年,京东实现收入10846.6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净利润241.67亿元,同比增长132.8%,各项增长的背后,蕴藏着压力。

2023年全年,京东的非经营利润达到了75亿元,与2022年的亏损16亿元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假如不是其非经营利润,收获了较大的增幅,那京东全年的利润数值,要打上折扣。

而从营收层面上看,京东去年的收入,虽同比增长了3.7%,但增速却是近年来的新低。2017年至2022年,其收入增幅,分别为40.28%、27.51%、24.86%、29.3%、27.6%、9.9%。

从去年开始,京东已经不断改变,甚至推行“低价”策略,争夺流量。京东祭出各种措施,为了让第三方商家留在京东平台,它承诺给3P商家更公平的流量政策,让1P(自营商家),和3P同台竞争,谁的价格更低、商品选择更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倾斜。

拼多多、抖音、淘宝等竞争者的挤压之下,京东正在谋求生存,不让自身在零售行业市场地位的下降。

据京东官微披露,目前京东第三方商家数量近百万,去年全年第三方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88%;但其全年服务收入,却只比去年增长了17.8%。从这个角度看,京东的低价策略,换来的收入增长动力,还有待加强。

而抢占生鲜赛道,除了看中生鲜业务本身的盈利收入以外,即时零售、生鲜业务带来的高频流量,还可能转化为3C和家电产品流量。因此,即使以高价补贴前置仓,京东都要继续生鲜电商业务。

过去几年,因为“烧钱”过度,不少生鲜电商企业都在收缩、裁员、关停,橙心优选业务全线关停、每日优鲜一度崩溃、叮咚买菜不断收缩。

尽管已有部分生鲜电商的前置仓模式实现盈利,但仅为少数。

生鲜电商潜在市场规模仍然庞大,只是业务模式尚未跑通,资本热潮退却。而留给市场的难题,依然存在。

京东的生鲜电商之路,道阻且长。

来源:瑞财经

作者:许淑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