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 2023-06-15 09:51 6.2w阅读
乐居新媒体 上海
6月15日,第十届(2021-2022)“广厦奖”表彰、2022年房地产信用企业颁牌正式举行。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发表演讲。
他表示,今年国家进入到转型期,无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整个人居环境都转向绿色发展。这些年国家转向绿色发展、双碳目标,这都成为今天整个建设领域里特别重要的指导方针。
对于绿色发展的要求,他认为,这来自于人类与自然相处的问题。有科学研究证明,现在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实际上跟气侯的变化,跟人类大量碳排放有关系,所以今天应该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能够更好的融入自然,尊重自然。
他表示,“十三五”有幸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的课题,其中有专门研究建筑适应气侯的方法。实际上绿色建筑很多的行业里面专家研究了很多年,也有很多好住宅都大量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保温节能等技术已经非常普及。
然而,他认为绿色建筑应该思考如何让老百姓获得实际的好处,并体验到更多的绿色生活。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机理上,在每年的四季中,特别是在华南到江南等地区,存在一个过渡季节,例如春季和秋季。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能够利用自然采光,家中就可以非常舒适,无需供暖。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如何延长过热季节到过冷季节之间的过渡季节,这是思考重点。因此,如何扩大过渡季的范围,是设计的实际效果。他们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建筑界面处理以及相关技术和空间组合等多种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些方面,建筑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通过设计方案、材料、设备和技术方案。
从美学的路径来看,传统的建筑学都是强调精准性,强调美观,强调体型扩大,包括资本权利的炫耀。早期的绿色建筑既强调技术性,强调对标技术表达。出现的问题是把建筑穿的衣服越来越厚,里面人工调试温度环境越来越封闭,才能够节能,实际上虽然达到节能效果,但是却让老百姓离自然越来越远,现在探索建设绿色新美学要开放,除了节能还要提供更好的绿色生活体验。
在设计中将价值观、空间、措施以及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纳入考虑,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集团也提出了五化基本价值观。首先是建筑设计的本土化和因地制宜,考虑到当地的特点和气候条件。其次是人性化设计,引导人们过健康的生活,提供更便利和安全的环境。智慧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制度化方面,少拆除房屋,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终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在此他结合一些项目跟大家分享做绿色建筑的体会。第一个是成都天府农博园项目,看了现场以后发现比北京的环境好,完全是在田园当中,旁边又有河又有树又有林田非常好的环境,所以不应该想传统会展中心是什么模式,而是思考能不能创造一个融入自然的模式。于是整个布局取消大马路、大停车场,停车一部分在外面,一部分在地下,整个建筑跟自然融在一起。
除了做展览以外里面还有很多的功能,有一个概念叫田间地头农博会,还用永不落幕的农博会,不仅仅做农博会里面还可以有很多活动,包括办公、博物馆、体育活动等。
另外一个是高铁站项目。全国高铁发展很快,车辆也越来越多。主要问题是能不能让旅客感觉到更加方便同时能耗又不要太高,所以很多的车站都是为了表达形象,集团在雄安当时要求做绿色生态城市,并且结合雄安建设。因为它是一个大型公共项目,跟绿色低碳而且要跟全国高铁站有所区别。所以当时想完全做线下,因为那个地方场地比较低,有洪涝的危险,所以整个高铁全部是高架,高架11米左右,下面只要把站台盖起来,候车在下面。所以当时说站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模型。管理单位希望还是有一些线上侯车。还有线下利用了轨道下面空间的空间利用,集团利用大量屋顶用来做光伏,这个应该是国内高铁站第一个大规模使用光伏。
雄安目前还没有进入全面的使用期,来往人不多,但是设施已经做的还是很不错。形成了花园型车站。里面项目尽量减少装修,上面光伏玻璃直接透光,里面展台、轨道这些中心结构直接曝露出来,形成很好的内部空间,没有装修实材,节材还有同时创造新的结构模式。
里面因为停站比较大,所以做了透光,可以让自然光可以进入到线下空间当中。站台比较明亮,上面尽量减少不必要装饰,而是把透光阳光板和光伏玻璃组合起来,形成了明亮展台。
他想强调,绿色建筑不是比较被动的四节一环保,而是要营造人们绿色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不仅仅是空间到技术的创新集成,而是要倡导回归节俭生活的理念,创造新的绿色建筑新美学。
来源:乐居新媒体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