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 2023-05-10 16:58 2.4w阅读
到家吃饭盛行的 2022 年,靠着卖火锅食材产年入70 亿的锅圈食汇,近日递交了赴港 IPO 的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与同在河南的蜜雪冰城类似,锅圈的商业模式也是靠加盟店为主,发展非常迅速。招股书显示,成立六年的锅圈食汇最新门店数量已经达到 9645 家,接近了万店规模。
夜市摊主做火锅食材,开出万家门店
锅圈创始人杨明超,早年在郑州做夜市烧烤生意,可一到冬天,由于天气寒冷,烧烤的生意便直线下滑,于是杨明超便开始做火锅。在经营火锅店的过程中,杨明超感知到了行业的痛点,上下游供应链亟待整合。
于是杨明超将自己的门店和火锅品牌送给了以前的员工,自己则另起炉灶创办锅圈食汇食材超市。
2015 年 1 月,杨明超成立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由此切入餐饮 B2B 生意。
2017 年,第一家锅圈在郑州开业,而后通过加盟模式,在 5 年时间开出近万家店。招股书显示,从 2020 年到 2022 年,锅圈三年门店数量增至 9216 家。其中加盟店数量达 9216 家,自营店只有 5 家,加盟店占比超 99.9%。
而这 5 家自营门店是用作为样本给加盟店提供模式,作为创新门店运营管理策略及工具、营销活动、数字化工具及新式装饰风格等试点。
锅圈本质是一家供应链公司。它对食材供应和生产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
第一是控股。对于自身核心产品,目前已经控股三家食品原料生产工厂:生产牛肉产品的和一肉业,生产肉丸的丸来丸去,生产火锅汤底产品的澄明食品。
第二是参股。目前投资了为其生产虾滑供应商逮虾记,后续还会陆续投资新的产品。
第三是通过单品单厂的策略,战略性获取食品原料生产能力,以更加有效地控制主要的生产和供应。
单品单厂是锅圈的创新性发展出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说在锅圈的供应商中,一个工厂只供给一个产品。从一开始,就对食材进行“择优录取”,保障了食材的质量。
产品更加聚焦,可使得上游供应链工厂更加专注,在品质和稳定性上更加可靠。也使得锅圈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某些区域工厂可能会出现产品生产受限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把控主要的生产及供应。
同时,锅圈对于每一个品类的食材需求规模是巨大的。对于供应商而言,通过聚焦品类、错品经营,实现协同发展,并最终成为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杨明超的目标是,在B端通过“单品单厂”孵化100个10亿新食品品牌。
目前单品单工厂模式下,锅圈已经与超600家ODM工厂达成纵深合作。
跟传统的火锅、生鲜赛道玩家相比,杨明超做的是社区餐饮数字零售生意,特色在于自有供应链和IT系统。收银和后端的仓储物流是打通的,每个门店销售情况能及时且清晰反馈到后端,就近的仓配备销量更好的商品。
锅圈在全国还拥有 17 个现代化中心仓、30 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1000 多个冷冻前置仓。根据招股书披露,目前锅圈已可以做到绝大部分门店的次日达。
高速拓展之下,少不了资本的助力。招股书显示,2019 年以来,锅圈先后完成 5 轮融资,累计融资约 28.3 亿元。投资方包括不惑创投、IDG 资本、招银国际、启承资本、天图基金、茅台基金、三全食品、物美科技等。
年入70亿元
疫情三年,餐饮业普遍遭受重创,然而锅圈逆势。
据锅圈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9.6亿元以及71.7亿元。2020年~2022年毛利润分别为3.3亿元、3.6亿元以及12.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9.0%及17.4%。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4亿元。
锅圈有700余款SKU,覆盖火锅、烧烤、卤味、一人食、快手菜、饮品、西餐、生鲜八大场景,其中有68%为自研产品。粗略计算,每年新增超百款新品。
火锅和烧烤是锅圈的核心产品,锅圈已然是在家吃火锅烧烤的专家,其品类覆盖底料、蘸料、净菜、肉类、调味料,乃至烧烤炉具和火锅锅具等一一应俱全。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火锅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1.9%、79.7%、75.8%,占总收入绝大部分;烧烤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8%、7.6%、10.1%,其他产品(饮品、一人食、即烹餐包等食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2.3%、12.7%、14.1%。
从营收构成来看,锅圈的营收主要依赖向加盟商销售自有品牌产品。招股书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锅圈食品通过向加盟商销售产品分别录得 29.18 亿元、38.8 亿元、70.59 亿元的营收,占同期锅圈食品总营收的比重均在 98% 或 98% 以上。
复盘锅圈之所以能实现盈利,疫情红利是最大助力。疫情之下,人们外出吃饭活动减少,锅圈这些食材主要是“洗切配调”后的半成品,也就是预制菜既省去了做饭的麻烦又避免了外卖食品安全的担忧,消费者只需要买回家简单冲洗烹制即可,极大地缩短了备餐时间提升用餐效率,避免年轻人聚餐备餐中的“分工”尴尬。
加盟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食品市场上,依靠加盟模式发力品牌的故事不少。
加盟模式可以快速跑马圈地,形成的规模效应使得成本大幅度低于同行,随着门店的增多,规模效应所带来的降本增效会更加明显。比如在原材料采购上,采购量大也就意味着提高了企业的议价能力。
成本控制地好也就意味着加盟商的盈利空间更大,加盟商开店的积极性也越高。门店越来越多,成本自然也越来越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任何效应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规模生产降本增效的效果是有一定极限的,并非开店越多,成本越低。
而随着其他火锅品牌如海底捞持续发力配送业务以及疫情影响降低居家消费,预制菜的销售正在大幅度下滑,此时继续扩张可能会导致业绩下滑,没有收入,食品成本再低也挡不住亏损的步伐。
另外,由于加盟模式在管理、食品安全等管控上难度较大,消费者投诉、品牌消耗等也屡禁不止,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和风险都将在未来几年不断积累。
在高速扩张开店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博弈中,不乏声势浩大的加盟品牌最终因频发的食安问题和不断下降的品牌声誉而导致加盟商散去、品牌倒闭的案例。
品牌在通过加盟模式扩张时,要有一套持续不断完善的加盟连锁管控体系来支持,从而降低品牌风险,平衡加盟模式带来的弊病。
锅圈通过收取加盟费、为加盟商提供产业链服务而获得利润,品牌应该打造出一个好的盈利系统,为所有加盟商赋能。
锅圈招股书也承认,加盟虽能为其带来较大的规模效应,但同样伴随着不确定性。加盟店的成功及质量最终取决于加盟商本身,所以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店的业绩,若表现欠佳的门店数量较多,将对锅圈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显然,加盟锅圈这门生意,并没有那么好赚,况且当下锅圈的加盟店增速已经放缓。
本文来源:IPO观察
来源:IPO观察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